知识科普|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_原题为 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文/高鼎山人
陈五云 , 约清康熙十七年(1678)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时期人(具体生殁时间待考) 。 辈名枝华 , 字五云 , 官名“彭成” , 外号“千里马” 。 出身梅山武术世家 , 为怀远将军陈明隆第四子 , 原宝庆府新化县永宁三都朴塘村陈家园人(今巨口铺镇小水村小水院子) 。 清康雍乾朝高级将领 , 累功官至广东副总兵官 , 加总兵衔 , 诰授振威将军 。
知识科普|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文章图片
△陈家园《陈氏家谱》.乾隆《新化县志》载陈五云(彭成)将军
公自幼英武聪敏 , 胆略过人 。 未到十八 , 便已身材魁梧 , 勇力如天授 。 更得父亲真传 , 善于骑射 , 精通搏击 , 武艺高强 , 胸藏文韬武略 , 有怀治国平天下之志 。
真所谓时势造英雄 , 具天时人和之利的陈五云(彭成) , 正好是风华正茂 , 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 恰逢康熙中期 , 准噶尔经常兴风起浪 , 侵扰大清帝国的危局之时 , 倒给了他一个实现“国家有难 , 匹夫有责”的机会 。 因朝廷为维护国家疆土的完整统一 , 亟需精兵强将 , 来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利益 , 以避免对民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 就必会出手给来犯之敌 , 予以沉重打击 。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 身为梅山武术精英之一的陈五云(彭成) , 怀着满腔报国之心 , 毅然从戎 , 应征由行伍提标中营 , 初为骑兵、探马 。
知识科普|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文章图片
△清代骑兵影视图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月 , 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野心勃勃 , 乱舞兵锋 , 祸侵科尔沁 。 康熙帝特亲征噶尔丹 , 命岳升龙选铁骑精锐三百 , 督运征西大军中路粮草 。 因陈五云善于骑射 , 机敏过人 , 在军中表现十分出色 , 被选列其中 , 并擢什长 。
是年三月 , 西路大军很快与中路、北路大军会师于昭莫多 , 击败了噶尔丹 , 取得清代著名的“昭莫多大捷” 。 战后嘉奖有功将士 , 岳升龙擢四川提督 。 陈五云(彭成)等督运粮草得力 , 亦有功之 。 且又经常不畏生死 , 长途奔驰 , 刺探敌情 , 送取情报 。 使清军各路军马之间 , 保持联络畅通 。 可如《孙子兵法》言:“知己知彼 , 百战不殆” 。 随时根据战况变化 , 统一制定相对应之战略战术 , 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 为“昭莫多”大捷 , 提供了许多战胜的有利前提条件 。 故而 , 陈五云(彭成)在军中赢得了“千里马”的美誉 , 则功加五等 。
知识科普|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文章图片
△清代骑兵图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 四川打箭炉(今康定)一带的喋巴(土营官) , 纷纷反抗驻军垄断当地商易市场等举动 , 引起了四川提督岳升龙的高度警觉和不安 。 为防不测 , 增派陈五云(彭成)等五百官兵进驻化林营 , 加强了对炉河(打箭炉大渡河)要塞的防务 , 为及时了解和监控反叛者的动态 , 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
康熙三十八年(1699) , 昌侧集烈发动了叛乱 , 出兵“侵占炉地 , 盘剥商旅” , 杀害了朝廷册封的明正土司 。 自领五千余众 , 在大渡河右岸“立营十四” , 隔河与清军陈五云(彭成)部对峙 。
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二月 , 康熙始知当初岳升龙在此增兵驻防 , 有先见之明 , 下诏命岳升龙、陈五云(彭成)等随提督唐希顺率师平叛反击 。 于是 , 清军兵马选择在一大雪纷飞的夜晚 , 迅速渡过大渡河 , 分兵三路进攻 , 经过五天激战 , 昌侧集烈被斩首 , 其五千余众亦悉数被歼 。 战后 , 陈五云(彭成)功加五等 。 原提督岳升龙十分赏识其谋勇兼备 , 胆识过人 , 拔补为四川建昌镇把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