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北庭故城考古发现不断深入( 二 )


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组建了新疆队 ,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孙秉根担任队长 , 带领团队先后两次对北庭故城以西的高昌回鹘王家寺院遗址进行了发掘 。 孙秉根介绍 , 在修筑营房时 , 人们偶然发现了一幅壁画 , 马上停止施工并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 。 随后两年 , 新疆队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 , 基本理清了寺庙遗址的整体布局和结构 , 将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呈现给大众 。
回想起那段艰辛而又令人兴奋的时光 , 84岁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孟凡人感慨颇多 。 他说 , 当时发现的回鹘文题记 , 是由原中央民族学院的耿世民教授释读的 , 玉器由原国家地质部的袁建伟鉴定 , 几年后出版的发掘报告则由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和时任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徐苹芳教授进行审阅 。 通过考古发现 , 高昌回鹘王家寺院遗址的建筑遗迹保存比较完整 , 大量的塑像、壁画、回鹘文题记为研究高昌回鹘艺术、文字和风俗起到促进作用 。
以实物证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通过考古专家和研究学者持续多年的努力 , 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所知 。 1988年 , 北庭故城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北庭故城遗址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16年吉木萨尔县成立了北庭学研究院 , 连续举办了4届北庭学术研讨会 , 今年是第五届 。 一年一度的北庭学术研讨会也成为历史文化学界学者的聚会 , 北庭学的研究得以持续深入开展 。 “北庭有厚重的内涵 , 期待考古发掘出土更多的资料 。 考古工作就是通过发掘实物史料寻回尘封的记忆 , 启发后人的智慧 。 北庭考古以实物证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 ”郭物说 。
【考古|北庭故城考古发现不断深入】“以北庭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是丝绸之路上一个连接东方与西方、草原与绿洲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 是展示中华文明灿烂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陈星灿认为 , 一方面 , 需要持续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和保护展陈工作 , 用更多客观的、有说服力的遗迹和文物来延伸历史轴线 , 丰富历史内涵 , 活化历史场景;另一方面 , 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北庭历史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发掘和阐释 , 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 不断丰富北庭学的内涵 ,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 , 把以北庭故城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 ”(采访人员 杨雪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