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引才:基层引才需注重发挥差异化比较优势

【基层引才:基层引才需注重发挥差异化比较优势】近年来,各地高度注重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条件优厚的地区和城市更是使出各种“招数”,大力吸纳高端紧缺人才资源 。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县域和乡镇基层一线,引才难,留才更难 。
为何出现这种局面?笔者以为:一方面基层引才过于追求人才层次 。部分地区坚持唯地域、唯名校、唯学历、唯职称的选人用人思维模式,对基层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考虑不够,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数量 。
其次,政策缺乏吸引力 。多数人才政策更为倾向于高层次人才,对一些实用人才较为“不友好”,缺乏考虑不同层次人才发展特点,较难突破和创新 。如:专业技术人才因岗位职数限制导致的职称“已评未聘”矛盾 。
另一方面,基层产业优势发挥不够 。部分基层特色产业基地虽通过招商引资、校企合作、团队引进等方式引进和集聚了一批人才资源,却忽略了持续充分挖掘产业优势,导致产业和人才缺乏深度融合力,项目发展单一,人才后期发展受限 。
基层如何蓄积人才力量,还需注重引才“差异化”和发挥比较优势 。在笔者看来,引才、留才的首要考虑还需立足基层实际需求,坚持“以用为本”的原则,制定更积极、更有效、更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 。充分发挥基层产业优势,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要注重本土人才培育,促进产业和人才长期“同频共振” 。同时,要在精细服务上下功夫,加大基层生活薪酬待遇,打造具有“竞争性”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