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霸州市“七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

_原题是:河北霸州“七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周禹佳)“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 , 河北省霸州市认真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 , 以宪法宣传教育为重点 , 以“法律九进”活动为载体 , 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等普法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 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 依法治市水平不断提高 , 为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 “七五”普法期间 , 霸州市信安镇仁义街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扬芬港镇阙里墅村调委会主任唐福友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

霸州市印发《霸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 , 建立了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 , 司法、行政执法及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 。 同时 , 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 做到常抓不懈 。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 。 在维护群众权益、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方面普法先行 。
按照“法律九进”活动要求 , 针对部门特点 , 研究方案、制定规划 , 形成了校园普法品牌化、机关普法制度化、农村普法常态化、社区普法人性化、企业普法制度化等五大普法工作特色 。 在推进校园普法工作中打造形式多样的品牌亮点 , 涌现出了王庄子镇王泊小学、胜芳镇崔庄子小学的“模拟法庭”、市第二小学的“校园110”和市第六小学的法治手抄报等一批学校普法“主阵地”先进典型 。 霸州市381个村街、社区均设立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 , 成立了28个“中心调解站”和6个“调解工作室” , 变调解过程为普法过程 。
围绕普法队伍建设 , 强化“大普法”格局 。 “七五”普法期间 , 霸州市加强四支普法队伍建设 , 强化“大普法”工作格局 。 由霸州市5名资深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 提供各项法律服务 , 解决各种重大、疑难法律问题 , 并发挥其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 , 深入村街、学校、企业、单位开展法律宣讲活动280余次 。
霸州市检察院、团市委、司法局、教体局联合成立了宣讲团 , 每年深入到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报告会 , 以法律知识宣讲、法治展牌展览、与学生课堂互动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 五年来 , 共计开展学校法治宣传活动120余次 。 全市各乡镇(区、办)、市直各部门均配备了法治宣传员 , 负责普法宣传工作 。 目前 , 全市法治宣传队伍发展到200余人 。 霸州市建立了律师普法联系点制度 , 每名执业律师确定一个基层(包括乡镇、村街、单位、社区、规模以上企业)联系点 , 促进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 维护了特殊群众的合法权益 。 目前 , 全市普法联系点发展到650个 。
【普法|霸州市“七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民营经济是霸州发展的脊梁 , 也是鼓起群众腰包的重要收入来源 。 五年来 , 霸州市坚持深入开展送法进民企活动 , 建立完善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联系点制度 , 共为民营企业选派法律顾问82名 , 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306个 , 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 增强了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
信访问题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一直是维护信访稳定的重点难点 , 霸州在廊坊市率先建立了律师介入信访工作机制 , 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地点设在信访接待中心 , 10余名律师轮流值班接访 , 通过律师这一“桥梁”将信访人引入采用法律程序的正确途径 , 五年来 , 霸州市律师主动介入信访矛盾纠纷 , 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 积极提供法律援助 , 成功解决重大、疑难信访纠纷20余件 。 同时 , 针对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刑事案件当事人和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不同特点 , 加强调查研究 , 把握援助对象规律 , 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 让这些重点人群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