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多县」找准突破口 迈上小康路
搬下山、住进城、就了业、脱了贫……行走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各个乡村,草原肥美,百业振兴,长期被贫穷所困的牧民群众正在以全新面貌走上致富路 。
在玛多人的回忆中,“富裕”二字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遥远 。曾经玛多草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派繁荣,却在2011年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
痛定思痛,玛多县决定走一条保护生态和脱贫致富双赢的新路子 。
玛多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持续抓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在产业扶持、政策延续、资金投入、扶志扶智等方面持续用力,如期完成了11个贫困村1710户5127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 。
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对牧区贫困群众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途径 。
【「玛多县」找准突破口 迈上小康路】玛多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等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平台,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以扶贫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和提质增效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共投资扶贫产业资金23578.78万元,总收益2116.15万元 。
保护生态环境,搬出草原,牧民们开始谋求新的生活 。“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政策,让每一户贫困户有了家庭生活的最低保障 。采取“零散搬迁、集中安置”方式,对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搬迁,并配套实施了村道硬化、机井建设、公用厕所、环境整治等工程,让牧民搬出生态环境脆弱的草原,住进宽敞明亮的城市新居 。
生态保护红利逐步释放,通过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生态补奖政策的落实、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以及生态公益性岗位的增加,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并拓宽了牧民就业增收渠道 。
玛多县因地制宜探索“光伏+”“企业+”“党支部+合作社+牧户”“政府+企业+合作社”“党支部+”等五种模式,实现30个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 。
玛多县加大教育脱贫攻坚力度,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参加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汽车驾驶员培训、掐丝唐卡绘制、藏毯编织、烹饪技能、生态养殖技术等培训,提高贫困户的创业能力,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并激发、激活贫困户过上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增收致富 。
如今,生活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里的牧民群众从过去的草原使用者转变为生态的保护者,他们佩戴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袖标,身体力行保护着三江源头的山水、草木和珍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在玛多大地上生根开花,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
玛多县的“脱贫之路”说明,只要思路对头、路径对头、方法对头,完全能够实现生态与脱贫的互促双赢 。
推荐阅读
- 河西之战历史影响:秦国赢得了中原的突破口
- 玛多县政协深入联点花石峡镇吉日迈村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玛多县举行“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和“玛多县行政学校”揭牌仪式
- 玛多县民政局开展“寒冬送温暖”集中临时救助资金发放活动
- 玛多县村(社区)“两委”“带头人”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 玛多县巩固教育脱贫成果 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 #玛多县#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
- 玛多县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助力脱贫攻坚成效
- 玛多县玛查理镇防灾保畜工作顺利开展
- 玛多县召开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工作安排暨目标责任签订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