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一个人的房子里 装的是自由or孤独?调查显示青岛30岁以下职场人独居率近7成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肖玲玲 王丽平
现在提起双十一,人们第一印象就是电商狂欢的购物节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11.11的日子,最开始被唤作“光棍节”呢?
而且,随着单身群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独居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据民政部2019年统计,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另有数据显示,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而此前齐鲁人才网面向省内5万名30岁以下职场人做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岛独居率接近7成……
伴随人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疑问随之而来——一个人的房子里,装的到底是自由还是孤独?结果,就像双十一不再只是“光棍节”,独居也并不等于孤独 。整体来看,90后独居生活的幸福感高于孤独感 。
独居不等于孤独
一直到独居后,27岁的张晓才深切感受到,除了卧室,厨房与客厅带来的自由感,原来竟是那样畅快 。
“和卧室一样,都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不论是周末睡懒觉,还是偶尔熬个夜,不必担心会被室友吵醒,也不必担心进进出出打扰到室友休息 。“到了晚上,把所有窗帘拉上,开开灯,窝在沙发上看看书、看看电影刷刷剧,或是坐在桌前加个班,感觉呼吸的都是自由的气息,整个人特别放松,舒畅 。”张晓一脸幸福地描述道 。
在自己搬进这个不到50平方米的套一小房子之前,张晓与其他两人合租了一个套三的房子,而她所有的就是那个小小的10多平米的小房间,虽说客厅共用,且空间较大,沙发、茶几、电视也都一应俱全,但她们三人却很有默契地很少在那个空间里待着,“基本上就是堆放杂物了,大家都在各自的房间 。”餐桌、书桌,都是那个小小的、可以放在床上的折叠桌 。
从大学毕业后的5年来,张晓辗转搬过三次家,每次都是与人合租,“有时候是和同事一起,有时候是和朋友介绍的人一起,人都很好,彼此之间倒没什么矛盾冲突,但一些生活习惯总会有些小摩擦 。”独居一年多,张晓对“独居”的感受就一个字:爽!
“合租的时候也很少做饭,感觉邀不邀请室友都很麻烦,也就懒得做了 。”而现在,除了中午在公司吃,晚餐和早餐她都会亲自准备,“晚上回去简单炒个小菜,每周会炖一两次汤,会提前一天晚上做好三明治,早上起来洗漱的时间把三明治放微波炉里‘叮一下’当早餐……”这些,都是在独居前一直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情 。这些看上去小小的点点滴滴,成就了张晓小而美的幸福感 。
这与网络上流行的“孑然一身,挤两小时地铁,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感颠倒”式独居青年截然不同 。“我觉得大多数时间还是非常充实的 。”张晓表示,有时周末在家时间多,也会偶感无聊,但她会想办法充实一下,“看看书,健健身,或是早早起床去爬个山 。”
一个人住不会觉得孤独吗?
“不会啊 。”张晓表示,独居不代表独来独往,“偶尔会和朋友小聚,聊天吐槽,说说心里话 。”她坦言,独居只是一种状态,“等找到喜欢的另一半,结束独居也是早晚的事 。当然,如果一直是一个人,感觉也不错 。”张晓告诉采访人员,她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但独居,绝不等同于孤独 。在她看来,独居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很享受的状态 。
享受独居,有类似感受的人不在少数 。
不久前,贝壳研究院联合珍爱网发布了《90后独居青年生活真相》,此次调查收到了120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42.75%的90后独居青年表示自己“经常感到幸福”,而认为自己“经常感到孤独”的独居青年为26.15% 。90后认为独居幸福感集中体现在“生活自由不受打扰(25.52%)”、“不用照顾/配合他人的生活习惯(21.70%)”、“有独立隐私和空间(21.05%)” 。
整体来看,90后独居生活的幸福感高于孤独感 。
独居绕不开孤独
当然,独居的另一面一定隐含着孤独,这也是80后独居女孩陈墨的切身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