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浮屠|太极拳的“三圈主劲”,为你全面解析


一手指天 , 一手指地 。 谁通谁有劲 , 谁灵谁能变 。 通在关节 , 肌透纹纵 , 时弹时绷 。 灵在开合 , 窍内松紧 , 腰胯转关 。
山巅清泉 , 顺流而下 。 初学拳 , 呼吸应顺遂 , 不要刻意捏着 , 呼吸更要放松 。 气息顺畅出入 , 关注力放结构上 , 端正稳健 , 练出栋梁劲 , 再修内动之法 。
轻敲木鱼 , 点点在心 。 初始内动 , 丹田动态宜轻 , 轻触松紧 , 不要干扰呼吸 。 多年功深 , 机体自行调息 , 呼吸与内动 , 自然契合 。 内动随顺呼吸 , 这是迎合先天 , 你就启动横膈膜了 。
拳无止境 , 高手内控 。 运动横膈膜了 , 松紧 , 扩张 , 波动 , 说明内功修得不错 。 内功深时 , 横膈膜升降变为扩张 , 这叫逆吐纳 , 由此呼吸自变 , 深细均长 , 肺力会更大 , 充氧交换更深 , 而非故意捋细呼吸 。 内功 , 是自然生理改造 。
太极浮屠|太极拳的“三圈主劲”,为你全面解析
本文插图

八千年一立 , 八千年一坐 。 静也是一种力量 , 叫静力 。 一般人不易理解 , 若能一心不乱 , 端坐静立 , 行拳持桩 , 能改脑波 , 突破认知局限 。 静力虽看不见 , 但至关重要 , 要想功夫纯 , 劲干净通透 , 也一定要修静力 。
静能生定 , 定不是不动 , 而是收心安神 。 功夫大的人 , 脑内神全 。 老话讲 , 人吓傻了 , 吓破了胆 , 突然刺激 , 神一受惊 , 意识错乱 , 脑子就不清醒了 , 浑浑噩噩的 , 丢了魂似的 。
早起灵光 , 晚起三慌 。 早睡早起 , 精神头足 , 练功效率就高 。 打拳四个字 , 气定神闲 。 有胆才敢松 , 有神才弥远 。 一人打拳 , 假想好像与人过招 , 放松的玩 , 运化腰身遒劲 。 越练越勃发 , 越打越通透 。 下盘沉稳 , 中盘雄浑 , 上盘活泼 , 这就得劲了 。
草木一秋 , 人生百年 。 心里有念想 , 爱拳若人 , 没事儿就盘盘 。 师兄弟要好 , 推推手 , 过过劲 , 活活筋骨 , 说说心得 , 也挺幸福的 。
太极浮屠|太极拳的“三圈主劲”,为你全面解析
本文插图

熟能生巧 , 一个东西时间常了 , 内在规律会显现 , 由动作生涩 , 过度动态娴熟 , 进而体悟某种规律 , 拳味就出来了 。
珍珠虽小 , 价值千金 。 听劲更在丹田 。 手臂乃至周身 , 一遇外力 , 丹田下意识就蹦 , 带脉瞬间充盈 , 迸发核心力道 。 有一个核 , 才会有中心 。 结构涣散 , 效率低 , 功劲不整 , 多数是没练丹田 。
何为主劲?主宰之劲 。 主体之劲 , 生于内腔 。 打拳主攻躯干 。 躯干功大 , 就是资本 。 所谓圈劲 , 劲呈环弧 , 连绵不断 , 无凹凸 , 无断续 , 无缺陷 。
第一肋圈 , 肋与横膈膜 , 紧密相连 。 腹腔自旋 , 带动内压活化 , 波及横膈膜 , 使肋骨划圈 。 俗话说 , 好肋如波 , 圈圈扩张 。 以肋圈带活肩 , 带动胛肱骨 , 生成肘法 , 这个东西劲透 。
太极浮屠|太极拳的“三圈主劲”,为你全面解析
本文插图

第二腔圈 , 腔劲主宰腰劲 , 拳不跑空 。 有人打拳 , 核心无力 , 感觉空洞虚浮 , 这是内腔自旋 , 鼓荡圈劲 , 没有练出来 。 活肩好说 , 活胛不难 , 活腔才是尖儿货 。 平时站桩 , 意念调控 , 腔壁筋膜 , 旋转做功 。 不仅抱丹聚能 , 募集核心 , 还要旋腔成圈 , 活化核心 。
第三胯圈 。 有句话叫 , 胯似车轮 。 以转腰带胯 , 掖撑 , 落沉 , 内旋 。 再以换髋 , 虚实互导 , 练活中盘 。
换胯呈圈 , 虚实难测 。 两胯调换时 , 动态类似∞ , 股骨头特别活 , 骨盆圈弧劲 , 自重活化 , 势能增强 。 换胯 , 裆下蕴含圈劲 , 变通劲就练出来了 。
【太极浮屠|太极拳的“三圈主劲”,为你全面解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