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业|一个新生园区的创业战法

岭南花开十月天 , 产业建设战犹酣 。 上月15日 , 从珠江东岸到珠江西岸 , 东升源(广东)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下称“东升源”)从深圳跨江而来 , 在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铲起第一“锹” , 宣布其设在珠海的总部基底项目正式动工 。
作为园区第一批引进的项目 , 东升源项目从拿地到开工 , 仅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 。 一年前的11月11日 , 珠海市斗门区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PPP项目合作协议 , 提出将以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为实施机构 , 打造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 , 并勾勒出“珠西智造高地 , 滨江生态新城”的发展蓝图 。
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 。 短短一年间 ,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迈过了“从无到有”的创业期 。 截至目前 , 园区已签约引进14个龙头产业 , 总投资额超过75亿元 , 以科技创新产业为引领 , 以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为主导的“1+3”核心产业定位日渐明晰 。
聚焦新动能 , 挺进价值链中高端 , 走过创业期的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 , 正在培育一个新的“智造”生态圈 。
一个崭新园区的创业梦想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东 , 珠江八大入海口之一的磨刀门水道大开大合 。 从上游奔腾而来的珠江水 , 在这里冲刷出良田沃野 , 也为世居于此的人们带来了“闯”的平台与特质 。
“一年之前 ,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仍是一片荒地 , 百废待兴 。 ”珠海市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说 , 一年之后 , 机器轰鸣 , 一个全新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经从构想中的蓝图落地 , 在20亩的规划面积中打下了坚实的桩基 。
刚刚动工不久的东升源(广东)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第一批入园项目 , 从今年3月成功摘地到开工建设 , 仅用了6个月时间 。 在规划中 , 这一智能制造项目占地30亩 ,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 计划投资2.5亿元建立东升源智能电网设备总部基地 , 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 。
“东升源(广东)智能电气有限公司的建成 , 将大大提高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智能装备的生产能力 , 对于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完善工业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 ”在项目动工现场 , 珠海市斗门区政协副主席、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曾志说 。
从深圳跨江而来的东升源见证了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建设速度 , 对园区营商环境竖起了大拇指 。 而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背后 , 则是一个崭新产业园区“从无到有”的建设路线图 。
此前 , 在去年11月11日 , 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斗门产业新城PPP项目合作协议》 , 宣布将共同开发斗门产业新城 。 今年3月5日 , 斗门产业新城PPP项目入选《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 其中 ,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 , 是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园中园” 。
而从今年年初开始 , 从珠海市、斗门区到园区重点工作计划 , 多次重点提及这一新生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
这一新生的产业园区 , 为何刚刚上马便备受各方关注?背后的逻辑 , 是一个区域的产业梦想和发展理想 。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发建设 , 旨在打造珠江西岸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 助力夯实斗门‘工业强区’基石 , 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 ”在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看来 ,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成为珠海西部乃至珠江西岸的创新型经济的新引擎 。
一种政企协同的招商范式
今年10月2日 , 尽管尚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 , 但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却在彩旗飘扬中迎来新的项目落地 。 当天上午 , 投资2.78亿元的永臻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宣布正式开工 , 为这一新生的园区投下一张信任票 。
“休假不休工”背后 , 是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所拥抱的全新招商逻辑和范式 。
今年年中 , 6月24日 ,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项目签约暨动工仪式 , 12家企业签约 , 总投资超110亿元;6个产业项目及2个园区配套工程破土动工 , 总投资达27.1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