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决胜战役中尽锐出征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蹲点调研之十三
一场旷日持久的脱贫攻坚之战 , 让辽阔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蓄积了生机与活力 , 同时也彰显出这块土地勇于挑战、勇于超越的精神底色 。
一场奋笔挥洒的“攻坚拔寨”画卷 , 在一望无垠的瀚海戈壁卷起波澜壮阔 , 在战贫中立起了一块改革命运的新的里程碑 , 凸显出激昂的笃行和勇毅 。
海西 , 慷慨前行 ,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 , 迸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豪迈和坚定 。
强化三农 , 在攻坚中夯实产业之基
决战脱贫攻坚 , 打牢农牧业产业基础是题中要义 , 更是以强化“三农”推进脱贫攻坚进程的有效途径 。
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海西决战脱贫攻坚描绘出“柳暗花明” 。 
文章图片
红果果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法宝” 。行走在海西大地 , 随处可见火红的枸杞挂满了枝头 , 田野里人们正忙碌着采摘枸杞鲜果 。 据海西州农牧局副局长杨慧清介绍 , 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到3.44万公顷 , 干果总产量达8.53万吨 , 全产业链总值已过百亿元 , 在农牧业总产值的占比中达到46.42% , 较2008年起步时 , 种植面积增长了55倍 , 产量增长了171倍 , 产值增长了73倍 。
目前 , 全州共有160多家枸杞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及8000多家种植户 ,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州级龙头企业30余家 。 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 , 映现出海西州以促进农牧业发展助力决战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
【海西:决胜战役中尽锐出征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蹲点调研之十三】为使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实效 , 海西州以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项目 ,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完善柴达木农畜产品标准体系、提升农畜产品质量作为切入点 , 快速推进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标产品的认证 , 打造出柴达木枸杞、藜麦等区域公用品牌 , 增强品牌农牧业对全州现代农牧业经济的强力拉动 。
“风”吹田间牧场 , 力助脱贫攻坚 。 农牧业发展的强劲步伐 , 牵引着决战脱贫攻坚在广阔瀚海扎下阵脚 。 
文章图片
德令哈市东山村脱贫户高高兴兴地摘苦苦菜 。 摄影:程宦宁推广粮改饲 , 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结构 , 稳定粮油、枸杞种植面积 , 增加蔬菜种植面积 , 扩大中藏药、饲草料种植规模……在土地上打出的一整套变革“组合拳” , 种植业的提质增效扎根戈壁、化为现实 。 构建高质量绿州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 打造集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工及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培育、专业市场建设全产业链示范点 , 新型农牧产业踏上了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的高端“舞台” 。 “农牧业+”新业态、乡村游、度假游、城乡物流配送等新型产业 , 从乡村发足奔跑 ,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融合谋发展 , 成为奏响决战脱贫攻坚恢宏乐章的激越音符 。
“补针点睛” , 村集体经济“涨潮”
“以前州上的‘空壳村’不是少数 , 村里想办事苦于拿不出钱 , 村级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也不同程度有一定弱化 。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 , 抓住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一重要环节 , 以各项措施支持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 让‘大河里先有水’ , 带动‘小河水常流’ , 为脱贫攻坚架梁撑柱 。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表述 , 描绘出海西州以集体经济发展这个支点 , 撬动脱贫攻坚取得的良好效应 。
为了给决战脱贫攻坚增添活力 , 海西州用好用足国家和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 , 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好、发展质量优、产业收益高的村集体经济 , 集中打造100个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强村 。 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 , 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分红、服务创收、租赁经营、领办经营等方式 ,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推荐阅读
- 赵括真是庸将?长平战役之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 秦始皇统一血的代价 22场战役斩敌181万
- 夷陵之战简介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介绍
- 上甘岭战役胜利不只“钢少气多” 炮兵立大功
- 孟良崮战役简介及时间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哪?
- 长津湖战役的简介 长津湖战役伤亡了多少?
- 兵圣孙武的旷世之战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 淮海战役的基本特点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 南口战役的惨烈一幕 全营官兵战死无一人投降
- 孟良崮战役简介 揭秘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