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北京“文物医生”琅琊山发现北宋石刻,给醉翁亭记碑留下电子档案( 三 )
专家声音:坚固石质文物也需要被“呵护”
“乾道癸巳正月三日大雪 , 后二日 , 辛弃疾、燕世良……来游”
在琅琊山后山 , 有一块十分珍贵的摩崖石刻 , 它由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题刻 , 存世十分罕见 。
“辛弃疾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文学家 , 能见到这块珍贵的题刻 , 我特别激动 。 ”张兴说 , 激动之余 , 他还感到有一些遗憾 。 这块石刻风化程度十分严重 , 上面的字迹斑驳不清 , 有些已经很难辨认了 。
“琅琊寺的老住持在此已修行了50多年 , 他告诉我 , 30年前 , 这块石刻上的字迹还非常清晰 。 ”张兴惋惜地解释 , 这是由于近几十年内 , 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
大气中的尘埃和随着工业化进展日益密集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 一旦接触到水分就会生成弱酸 , 在石质文物的表面产生腐蚀 , 并生成“副产品”——一种较为松散的盐类 。 一旦下雨 , 地下的可溶性盐溶解在水中 , 随着地面毛细水的上升 , 蒸发将可溶性盐富集在文物的表面 。 由于松散的可溶性盐具有吸附作用 , 又加速了污染物的附集 。 随着酸性腐蚀的日益严重 , 致密的岩石成了蜂窝状 , 加速了石质文物风化的进程 。
工作人员们为石刻清理了表面的附着物 , 又用蒸汽清洗机对它进行了清洗 , 并对它做了加固、防风化处理 。
“在古建筑材料里 , 比起木头和砖 , 石头算是最皮实的了 。 虽然坚固 , 但对它的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 ”张兴感慨 , 在工作实践中 , 他日益感受到人们对石质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 他提出 , 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 , 也应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建筑物石构件的保护上 , “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数据一定要提取 , 用科技记录、保存下它本来的样子 。 ”
从个人工作体验上 , 张兴感到 , 近年来 , 石质文物保护修缮的项目越来越多 , 目前他正在着手河南宝山灵泉寺石窟修复项目的前期勘察研究工作 。 “石头虽然坚固 , 但它同样有一颗需要呵护的‘心’ 。 ”张兴笑道 。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孙乐琪
编辑:高晨晨
流程编辑 吴越
推荐阅读
- baby主持北京卫视春晚被吐槽,主持风格像极了谢娜,引网友热议
- 北京台春晚语言类节目打头阵,冯巩一出场年味就来了
- 四大卫视春晚收视:北京春晚第三,江苏春晚没进前十,浙江台更惨
- 六大卫视春晚收视率对比:北京卫视一骑绝尘,宋小宝成为收视密码
- 关怀城与人,平衡创新与情怀,北京台春晚再树春晚新标杆
- 大年初一春晚收视:北京卫视第一,湖南卫视第二,宁夏卫视垫底
- 13台卫视春晚收视出炉!北京台第一,东方台第二,湖南台跌到第三
- 北京卫视春晚落幕:杨颖造型绝美,周深惊艳依旧,宋小宝小品封神
- 多家卫视春晚收视率出炉,北京卫视第一,浙江卫视垫底
- 15台卫视春晚收视比拼!北京台第一湖南台第二,宋小宝热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