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绿色”绘出美好生活

青海日报:“绿色”绘出美好生活
文章图片

驿州湿地公园湖光粼粼 。本报采访人员 陈俊 摄
本报采访人员 陈 俊 赵 睿
实习采访人员 石成砚
“南边山坡上新栽的树全都活了 , 你看那片云杉长得非常好 , 今年过冬应该没问题了 。”
“是啊 , 前两天冬灌水浇足了 , 这些新树苗水‘喝’得足 , 成活率会更高 。”
11月10日上午 , 海东市平安区边家滩林场管护站的一个小山坡顶 , 队长仓尖措太和队员巡山途中 , 例行查看树苗的长势 , 看到昔日荒山披“绿衣” , 心中充满欣慰 。
两年前 , 仓尖措太还在古城乡的老家务农 , “当上护林员 , 一个月有25天在山上 , 工资一个月1600元 , 一年下来比我种地的收入多多了 。”不仅如此 , 眼看着这座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 成就感十足 。
进入冬季 , 管护站将工作重心放在防火上 , 最令护林员们关注的就是墓地祭拜烧纸的事 , 天干物燥一点火星都是火灾隐患 , 他们每天都要在这种区域加强巡查 , 确保火完全熄灭 。
“这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很多 , 很多人用鲜花替代烧纸 。”仓尖措太说 , 作为本地人 , 感觉眼前这座山一年更胜一年绿 , 野炊、盗猎基本绝迹 , 绿树和野生动物多了起来 , 这与他们每年的管护工作密切相关 。
自2014年引水上山浇灌树木 , 树苗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通过优化树苗品种布局 , 绿化的成效更加显著 。“我们在水分多的地方种油松、圆柏、云杉、山杏、榆树等乔木 , 缺水的地方种沙棘、柠条 , 效果特别好 。”
经过13年的实践 , 场长贾永录自有一套“绿化经” 。他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 , 对“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文明建设进行了充分肯定 , 也是对他和林业人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 。
“十三五”期间 , 平安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南北两山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 , 累计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2万公顷 , 栽植各类苗木3236.1227万株 , 投资达2.8亿元 , 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29.3%提高到32% 。
接下来的五年 , 全区在抓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础上 , 以水定林、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 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生态造林绿化效果 , 最大限度发挥景观效应、林业综合效益 , 让群众尽享大自然的绿色美好生态带来的红利 。
“啪、啪……”在平安镇祁家川湿地公园 , 两位甩麒麟鞭的市民正在游园中潇洒挥鞭 , 其中一位市民马智贵指着500米外的家说:“从我住的高铁新区E4小区走到这儿只需5分钟 ,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健身、散步 , 和没拆迁的时候大不一样了!”小区里的居民大多和他一样是征地后的回迁户 , 从守着田地过日子到成为市民住进楼 , 环境地改善一直不断给他们带来惊喜 。
过去五年 , 平安区对拆迁地、街头空闲地等主要节点进行绿化美化 , 累计完成城区绿化面积82.3公顷 , 种植各类苗木236万株、草坪22.7公顷 。截至2020年底 , 全区绿地面积达478公顷 , 绿化覆盖率31%、绿地率28%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0.0009公顷 , 较“十三五”前绿化覆盖率增长了4.78个百分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