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陕西考古发现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

_原题为 陕西考古发现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
【考古|陕西考古发现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央广网西安11月14日消息(采访人员雷恺)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 , 即便不是专攻书法 , 很多人也应该都曾练过颜真卿的字帖 。 作为书法界的“大佬” , 颜真卿无疑对中国书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按照现在的说法 , 他和柳公权都是书法界的“顶流” , 二人所创的字体被称为“颜筋柳骨” , 风格挺劲有力 , 是当代学书者的楷模 。 记得去年 , 许多“颜粉”都冲着《祭侄文稿》漂洋过海到日本看了颜真卿的书法特展 。 现在 , 好消息是 , 眼下我们也即将得到一份尤为珍贵的颜真卿真迹了!
13日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 , 考古人员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发掘清理了大量隋唐时期墓葬 , 其中 , 3座北魏皇族后裔元氏家族墓葬中出土墓志四合 , 元大谦妻子罗婉顺墓志书写者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 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 。
消息一出 , 很多网友纷纷兴奋地去查看高清图片 。 有网友跟帖:这个字体太令人羡慕 , 简直算得上是千年前的“满分卷面”!颜真卿为什么会给北魏皇族后裔书丹墓志?他早年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考古人员介绍 , 这些墓葬都遭到早期严重盗扰 , 其中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合葬墓和元自觉墓为五天井 , 出土了墓志、铜钱、陶灯、高足银杯、陶人俑、陶动物俑等文物200多件(组) 。 元大谦夫妇、元自觉墓志的撰文者都是汝阳郡王李璡 , 志文内李璡自称外侄孙、外甥 。 《新唐书》记载 , 李璡是让皇帝李宪之子 , 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 , 杜甫名篇《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 , 道逢麹车口流涎 , 恨不移封向酒泉”中的“汝阳”就是指汝阳郡王李璡 。 考古人员结合墓志内容判断 , 元自觉姐妹就是李宪的妃子、李璡的母亲 。 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说:“虽然墓葬也被盗了 , 但墓志在原位 。 它跟墓主人的关系、墓主人和李唐家族的婚姻关系等 , 通过墓志的内容 , 能扒出许多历史的信息 。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罗婉顺墓志志盖、志石呈正方形 , 长宽大约50多厘米 , 志盖周边线刻缠枝花草及四神 。 志盖篆书16字——唐故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之铭 , 志文楷书728字 , 27行 , 右边第二行书写:侄孙特进上柱国汝阳郡王琎撰长安县尉颜真卿书 。 也就是说 , 罗婉顺墓志书丹者是我国书法史上有名的书法家颜真卿 , 文内自称为长安县尉 。 罗婉顺卒于天宝五年也就是公元746年 , 第二年与丈夫合葬 。 而颜真卿在天宝五年由醴泉县尉升任长安县尉 , 时间上正好吻合 。 时年38岁的颜真卿为什么会给一位没有什么交往的北魏皇室后裔书写墓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城考古队执行领队张杨力铮这样解释:“那么 , (颜真卿)为什么去写这个墓志?我们现在来看 , 颜真卿和罗婉顺应该是没有什么密切的亲戚关系的 。 有可能因为罗婉顺家族跟李璡的关系比较好 , 而李璡又是一个结交圈子很广泛的文艺青年 。 他跟贺知章、李白、杜甫这些人可能关系都比较好 。 颜真卿在早年的时候在长安小圈子里面可能也是小有名气 , 因为他在开元年间就登进士第 , 还雁塔留名 , 尤其是他写字 , 写书法、练书法 , 可能也是一个文艺圈的名人 , 大家可能就产生了一个交集 , 通过这层关系可能他给罗婉顺写了这篇墓志 。 ”
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介绍 , 我国国内颜真卿书迹以传世碑刻为主 , 现存实体碑石只有十多件 , 基本上是颜真卿晚年作品 。 西安碑林博物馆内藏7件颜真卿书碑 , 包括44岁书写的“多宝塔碑”、56岁的“郭氏家庙碑”和“争座位帖”、71岁的“颜勤礼碑”和72岁的“颜氏家庙碑”等 。 国内所见纪年最早的颜真卿书法作品是河南洛阳出土、开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41年写成的“王琳墓志” 。 陈根远说 , 这次考古发现的罗婉顺墓志最大的意义在于 , 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 , 让我们看到了颜真卿早期书法的风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