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多,跟加碘盐有关系吗?医生:过量过少都不好


去年单位体检时 , 赵先生检查到左侧叶甲状腺腺体内有一个大小约4*7mm的低回声结节 , 当时医生并不建议赵先生做手术切除 , 只让他随访观察 。 但由于赵先生工作繁忙 , 从体检后就没有再复查过结节 。
今年10月初开始 , 赵先生逐渐感到自己吃东西很困难 , 吞咽有痛感 , 呼吸也不顺畅 , 有时晚上睡觉还会被憋醒 。 想起自己去年检查出来的结节 , 赵先生心里惊了一下 , 赶紧前往医院检查 , 结果发现结节已生长至10*8mm大小 , 而且钙化明显 , 被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 , 需要立即手术 。
|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多,跟加碘盐有关系吗?医生:过量过少都不好
本文插图
在中国2010年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显示 , 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大约为18.6% , 很多人会担忧甲状腺结节会演变成癌 , 但实际上 , 这种概率很小 , 在甲状腺结节中 , 有95%为良性结节 , 有癌变可能的恶性结节只占5% 。
总体上来说 , 查出有甲状腺结节不必太过担忧 , 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 。
查出甲状腺结节 , 首先要区分良恶性
单靠触摸和肉眼无法准确判断结节良恶性 , 想要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首选甲状腺的超声检查 , 可以大致的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数量、大小、位置、形状、质地、钙化、血供等 , 评估颈部有无淋巴结 , 淋巴结的大小、结构特点等 , 还可以看到结节的外观 , 区分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
一般来说 , 良性的甲状腺结节 , 表面光滑且活动性好 , 用手触摸时可以活动;如果是恶性结节 , 在B超上有低回声 , 且形态不规则不清晰、微钙化等异常特征 。
而超声报告上一般采取的是TI-RADS分类 , 通常分7类情况:
0类: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 无结节 , 需要实验室等检查进一步诊断 , 如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1类:正常甲状腺 , 无结节 , 或手术全切的甲状腺复查(无异常发现者);
2类:典型而明确的良性结节 , 如腺瘤和囊性为主的结节;
3类: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 , 如表现复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 , 恶性风险小于5%;
4类:可疑恶性结节 , 4类再分成4a、4b和4c亚型 , 恶性风险5%~85%;
5类:是典型的甲状腺癌 , 恶性风险85%~100% , 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 归为5类;
6类: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 , 未经手术和放疗及化疗 。
|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多,跟加碘盐有关系吗?医生:过量过少都不好
本文插图
不过凭甲状腺超声检查有时候也会出现差错 , 所以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抽血化验 , 查看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抗体 。 一般建议TI-RADS分类3类和4a做复查 。
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最高的是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 , 这是术前的金标准 , 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如果是良性结节 , 一般以观察为主 , 每3-6个月定期复查甲状腺彩超即可 。 如果是恶性结节 , 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 不管良恶性 , 只要能遵守医嘱 , 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 基本不会有致命风险 。
良性结节恶变概率小 , 但要警惕多发性结节
一直以来 , 大众认为良性甲状腺结节会演变成甲状腺癌 , 但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 其宣称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在遗传进化上完全没有关系 , 甲状腺癌更多的是从正常的甲状腺直接发展而来 。
换句话说 , 良性甲状腺结节几乎没有癌变的可能性 , 患者查出良性结节后不必过分担心癌变 , 一般只要适度的进行随访观察就可以 。
但同时 , 专家也表示 , 几乎没有癌变可能性不代表完全不会癌变 , 其中多发性结节要警惕 , 即便目前这个结节是良性的 , 今后也可能出现其他结节 , 存在恶变概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