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永清:30位“土秀才”编著70万字乡志
(_原题是:30位“土秀才”编著70万字乡志 一笔一划写村志 一字一句诉乡情)
参天之木 , 必有其根;环山之水 , 定有其源 。 村志是一个村落社会发展的缩影 , 记录着乡村历史建设、发展的轨迹 , 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 2014年5月 , 永清县龙虎庄乡30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 , 正式开始《龙虎庄乡村落文化志》的编纂工作 。 2018年6月 , 志书顺利通过评审 , 印刷出版 。 时至今日 , 这本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全乡岁月变迁、人文风貌的乡村文化史志被广为传阅 。 编纂者希望 , 子孙后代能通过村志回味乡愁 , 传承龙虎庄人的优秀品质 。
9月21日 , 采访人员来到永清县龙虎庄乡 , 见到了《龙虎庄乡村落文化志》的执行总编王平 。 王平回忆说 , 2014年5月 , 永清县龙虎庄乡组建专门队伍开展《龙虎庄乡村落文化志》的编纂工作 , 经历几轮筛选 , 最终在全乡选定30位有一定文化基础、爱好历史、热爱写作的“土秀才”承担编著工作 。
“这些人有的是老党员、退休职工 , 有的是‘账房先生’ , 其中最高学历不过高中 , 难度可想而知 , 但大家敢为人先 , 承担任务后便积极行动起来 。 ”王平说 , 2014年夏开始 , 30位老人开始游走于各村街的大街小巷 , 寻求耄耋老人的所见所闻 , 与当事者或其家属、近亲属记录、详谈;沉浸于文山书海 , 查阅可供参考的线索 , 了解应有而未知的依据 。 3年间 , 他们共走访逾1300人次 , 记录500多万字;探寻实地实物400多处 , 寻获图片300多张;电话、信件、面谈达千次之多 。
这部全乡村落文化志 , 将乡村历史追溯到千年以前 , 有历史沿革、村名由来、沧桑变化、先贤英烈、村人要事、轶闻掌故、古迹遗珍、大事要览、乡俗民风等史志必备的内容 。 不但按村分述 , 还有全乡综述 。 “当时 , 为了保证这志书的真实性 , 我们采取了三个措施 。 一是采访的原本的记录 , 有被采访人的盖章手印 , 本书是他口述的;二是在没有出总册之前 , 在2015年年底 , 我们编纂了1300多份的分册 , 分发给大家看 , 通过这些检验达到故事编写的准确性;三是通过反复求证修改再编入总册 。 ”王平说 。
一部乡村史 , 万般心如情 。 今年80岁的燕树志是《龙虎庄乡村落文化志》的7位编委成员之一 , 因为患有股骨头坏死、腰间盘突出等疾病 , 出门离不开三轮车和拐杖 , 编写志书时却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 如今 , 抚摸着志书布满图腾的紫色封面 , 他不禁老泪纵横 。 “书中的大青垡章节是我执笔编写的 , 撰写革命者马珍、革命女杰解淑娟、堡垒户燕大娘等的故事时 , 我先后寻访村内长者几十人 , 查阅县志、史料数十册 , 落笔慎之又慎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 。 ”燕树志说 , 由此及彼 , 30名撰稿人 , 每人都有自己的辛酸泪 。
翻看这部《龙虎庄乡村落文化志》 , 其中记载了上至宋元明清之际 , 下至近代百年之间 , 乡村古代先贤、历史名人、革命先烈、建国功臣、先锋模范及村官典范等480多名 , 而且志书中还写了600多名最基层的社会民众 , 有受人尊敬的孝道贤人、乡村教师、赤脚医生、能工巧匠等 , 甚至一名护林员的凡人善举都被载入史册 。 为了更好的为古迹立档 , 编著者们还将全乡300余处的古墓、古碑、古庙、古河、古道、古物等逐一查实 , 记录于志 。
“志书的编著先后经历撰写、编辑、审核等多道程序 , 初稿文字量达到500万字 , 之后精缩到300万字 , 最后精炼至70万字成书 , 耗费了众人的诸多心血 , 填补了永清县村落文化志的空白 , 虽为地方小志 , 其价值和意义颇为重要 。 ”王平说 , 志书完成后30名编纂者曾合影留念 , 之后再没聚会过 , 如今已有不少人故去 。
【村志|永清:30位“土秀才”编著70万字乡志】“志书记下历史 , 留住乡愁 , 是留给龙虎庄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 ”如今 , 龙虎庄乡厚重的历史文化正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中 , 守住乡土、传承乡风这一个个字眼也犹如一座座灯塔 , 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推荐阅读
- 万茜|明明有30位姐姐,为何《浪姐》节目组“独捧”万茜
- 嘉宾|来真的《披荆斩棘的哥哥》曝30位嘉宾名单,比《浪姐》还精彩!
- 孟佳|30位乘风破浪的姐姐,她们的现状如何?
- 姐姐|明明有30位姐姐,为何《浪姐》节目组“独捧”万茜
- 流管办|永清县流管办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
- 违法|永清公安交警开展冬季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
- 知识产权|永清县检察院成功公诉一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 征迁|廊坊临空经济区永清片区二批征迁村街喜选新房
- 中小学生|永清公安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进校园活动
- 志愿服务|永清:党员干部做表率 志愿服务献热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