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68件文物回归祖国 为25年跨国追索划圆满句点( 二 )


重启追索
关强介绍 , 2020年1月 ,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联系中国驻英使馆 , 告知因购买人去向不明 , 且扣押时间超过追诉期 , 该批涉案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 , 主动提出希望将该批文物归还中国政府 。 国家文物局立即组织重启追索机制 , 拟定追索方案 , 组织专家鉴定 , 形成追索清单 ,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下简称“1970年公约”) , 向英方发出追索函 , 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 。 7月29日 , 中国驻英使馆公使衔参赞于芃带队赴英方仓库现场清点 , 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追索文物共68件 ,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同意全部归还 。 该案剩余扣押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 , 根据英国法律应归还中国政府 。
移交接收
疫情之下 , 国家文物局调整工作方式 , 采取“委托使馆接收、国内点交核实”方式统筹推进 , 周密制定文物回运方案 , 委托专业机构办理出境许可 , 量身定制包装 , 协调返程航班 , 确保文物安全 。 北京海关下属中关村海关一日内办结免税入境流程 。 10月16日 , 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英国使馆 , 与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进行文物移交 , 签署文物接收确认书 。 10月19日上午 , 刘晓明大使举行线上文物返还移交仪式 ,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有关负责人出席 。 当晚 , 中国驻英国使馆专人护送文物至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 , 文物启运回国 。
回归祖国
10月20日下午 , 文物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 北京海关在停机坪即时查验 , 予以通关便利 , 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三家直属单位分工协作 , 连夜完成文物查验并点交入库 。 21日 , 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展实物鉴定 , 经专家讨论研究 , 该批68件文物中 , 暂定二级文物3组13件、三级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 , 文物质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 , 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 , 从春秋战国一直清代;二是产地分布广 , 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地均有所见;三是器型丰富 , 品相较好 , 精品较多 , 一些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比如1套8件的唐三彩七星盘 , 由承盘、六个小杯和一个大杯组成 , 盘外壁及杯器身施黄、绿、白等釉 , 釉色鲜亮 , 七星盘是唐代现实生活的再现 , 也反映出唐代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 。 再如1组4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及器盖 , 从胎釉及工艺来看 , 具有极大的一致性 , 可能出自同一个墓葬 , 极为难得 , 现将其归为成组文物 。 这匹元明时期的石雕马 , 对比贵州遵义播州土司墓出土的同类石雕制品、成都蜀王家族墓地类似的出土釉陶 , 认定其为西南地区所出土的元明时期石雕制品 , 地域特征明显 , 非常少见 。 1组3件小铅釉乐舞佣 , 红胎 , 铅釉 , 比较完整 , 残存有釉 , 能反映汉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情况 , 以及汉代音乐舞蹈的内容 , 在以往的考古出土资料中不多见 , 尤其成套的釉陶乐舞佣更加稀有 。 同时 , 这批文物中宋代的青白瓷数量较多 , 从造型、釉色、烧造工艺等综合看 , 这批青白瓷的生产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金溪窑 , 安徽繁昌窑等 , 反映了宋代青白瓷生产技术的普及与传播 , 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
文物|68件文物回归祖国 为25年跨国追索划圆满句点
文章图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文物返还办公室主任邓超一起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情况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主持新闻发布会 。 应妮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