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变」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 家长群没错,错的是家校权责不清


_原题为: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 家长群没错 , 错的是家校权责不清
现实中 , 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 。 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 , 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 , 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 个别家长认为 , 把孩子送到学校 , 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 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 。 家长群变味儿 , 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 。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 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 。 学校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 。 无论是学习知识、培养素质 , 还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 学校教育都至关重要 。 同样 , 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 ,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 如果责任边界模糊 , 就会阻碍家校之间的顺利沟通 , 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 。
「群变」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 家长群没错,错的是家校权责不清
文章插图

真的 , 不是所有父母都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 , 也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教孩子英语 。 我看到学前班微信群的作业也会感慨下 , 那么没时间的家长怎么办?家长群是“新教育方式”和传统学校教育文化的一次碰撞和磨合 。 家长群虽然小 , 但却也像浓缩的一个小社会 , 人多了 , 问题就来了 。

人到中年 , 是公司里上传下达去担当责任的中坚力量 , 是要支持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的顶梁柱 , 可能忙起来连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能忘……这些压力是无处抱怨的 , 哪怕获得家人理解 , 生活依旧要如此前行 。 好不容易抽个时间为了孩子参加家长会 , 被老师公开批评 , 仿佛在说:“别人家的家长都能按时完成群里任务 , 人家对孩子多上心 , 再看看你 , 为孩子投入了什么!”
「群变」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 家长群没错,错的是家校权责不清
文章插图

这种批评 , 戳中的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愧疚感 , 是我们一直以来无处倾诉的委屈 。 所以就哭了呀 。 就像孩子们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很受伤 , 脆弱的中年的我们 , 听到“别人家的家长”也很受伤 。 因为“我已经很努力了 , 可你们看不到 。 ”我在想 , 换个积极的角度 , 或者这种“委屈” , 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达成更多理解吧 。

【「群变」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 家长群没错,错的是家校权责不清】我们的教育体制 , 肯定存在种种问题 。 但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系统 , 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改进 。 老师们也都很不容易 。 想啊 , 每次政策一改 , 都是他们先接招 。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 , 初衷都是为了孩子 。 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互相体谅 , 遇到问题及时沟通 , 才能够减少矛盾 , 家长群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
「群变」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 家长群没错,错的是家校权责不清
文章插图

网友:

1.我觉得术业有专攻 , 让专业的人回归专业 , 家长很多并不懂教育 , 一直看不懂有的学校要求家长批作业 , 检查作业 , 然后一言不合就发群里找家长 , 让家长轮流值岗是为啥 。 一顿操作猛如虎 , 和我小时候受的教育真不一样

2.以前孩子不听话老师可以管 , 自然不用家长了 , 现在孩子老师说几句都不行 , 老师不敢管 , 家长没时间管 , 最后还要有成绩 。 教育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呢?

3.我就记得我上学的时候 , 老师就负责教东西 , 我爸就负责揍我 , 分工非常明确

4.让教育局把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去了 减少老师不必要的负担 才能让老师彻底回归课堂!老师也不想这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