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白居易会在湖中过夜吗?

雪峰山▲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白居易会在湖中过夜吗?

文章图片

雪峰山▲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白居易会在湖中过夜吗?

文章图片


前言前天遇到了一个问题:《孤山寺遇雨》中描写的景物给了你什么印象?
《孤山寺遇雨》如下:
拂波云色重 , 洒叶雨声繁 。 水鹭双飞起 , 风荷一向翻 。 空濛连北岸 , 萧飒入东轩 。 或拟湖中宿 , 留船在寺门 。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 , 写自己游览孤山寺的一次经历 。

一、杭州孤山寺在泰州靖江有一个孤山寺 , 不过白居易诗中的孤山寺在杭州的西湖 , 白居易有诗云: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 , 即西湖 。 孤山四面环水 , 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 因位于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 , 故名孤山 。 贾亭即贾公亭 , 唐贞元年间 , 贾全出任杭州刺史 , 在西湖造亭 , 人称“贾亭” 。
诗人元稹在《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中写道:
永福寺一名孤山寺 , 在杭州钱塘湖心孤山上 。
在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 , 有天竺僧于持辟支佛颔骨舍利建塔 , 开山创建永福寺 。 因在孤山之上 , 所以也称为孤山寺 。
在长庆二年(822) , 白居易自请外放 , 先后去了杭州、苏州等地作刺史 , 并留下了不少诗篇 。
在杭州时 , 他写了好几首有关孤山寺的作品:《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钱塘湖春行》 , 以及这首《孤山寺遇雨》 。

二、 孤山寺遇雨《孤山寺遇雨》前三联 , 白居易写了游览孤山寺时雨中的景色 。孤山并不高 , 面积也不大 , 因四面环水 , 其实诗中所写就是西湖的雨中景色 。
拂波云色重 , 洒叶雨声繁 。
诗人眺望西湖 , 远处云水相接 , 耳畔是雨水洒落在树叶之上的细密声音 。
水鹭双飞起 , 风荷一向翻 。
眼前有鹭鸟结对飞翔 ,荷叶在风中泛起 。 双飞起 , 一向翻 , 飞、向 , 不是工整的相对 , 律诗的对仗不可过于追求“工整”二字 。
空濛连北岸 , 萧飒入东轩 。
孤山与北岸之间细雨朦胧 , 风雨之声传入了东轩 。
三、或拟湖中宿 , 留船在寺门 。颈联写道:萧飒入东轩 。 这表示诗人其实是在房间里远眺 , 此时萧飒之意透过东面的轩窗进入 。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不是写景了 。 而是交代自己的计划 , 准备在西湖中留宿 , 所以把船停在了寺门之前 。
白居易是准备在船上过夜了吗?当然不是 。 既然是在屋子中远眺 , 自然不会睡在船上 。
那么白居易准备在哪里过夜呢?这首诗中并没有写 。

四、宵眠竹阁间其实这个答案并不神秘 , 多读几首白居易的诗就知道了 。 白居易在孤山寺中建有竹阁 , 他经常在竹阁中留宿 。 有《宿竹阁诗》为证:
晚坐松檐下 , 宵眠竹阁间 。 清虚当服药 , 幽独抵归山 。 巧未能胜拙 , 忙应不及闲 。 无劳别修道 , 即此是玄关 。
白居易把船停在孤山寺门前 , 人在竹阁中远眺西湖雨中美景, 所谓湖中宿 , 其实是在湖中孤山寺中的竹阁留宿 。
几百年后 , 苏轼在《孤山二咏》序言中写道: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 。 僧志诠作堂于其侧 , 名之曰柏堂 。 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
南宋地方志《乾道临安志》记载:
白公竹阁 , 在孤山 , 与柏堂相连 , 有唐刺史白居易祠堂 。
从宋朝人的记载来看 , 白居易所建的这个竹阁被称为白公居易竹阁 ,是当时的名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