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RCEP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添翼” 多项金融举措助力新型消费“走出去”

本报采访人员 刘 琪
消费 ,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 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 11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 今年消费遭受疫情严重冲击 , 恢复正常增长有不少困难 。 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 , 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也是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 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次就消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 9月9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 今年消费因疫情受到较大冲击 , 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 。 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 , 支撑了新型消费逆势快速发展 , 且潜力巨大 。 要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 , 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 , 更大释放内需 , 增强经济恢复性增长动力 。
随后在9月中旬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提出 , 经过3年至5年努力 , 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 通过进一步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提升新型消费产品的供给质量、进一步增强新型消费对扩内需稳就业的支撑 , 到2025年 , 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 , “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 。
在此背景下 , 企业如何更好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认为 , 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应重点在两方面着力 , 一是积极发展新型贸易方式 , 特别是重点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型业态发展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 , 推动传统集装箱交易向小包贸易转变 。 通过推进贸易主体数字化转型 , 加快形成自主零售网络终端 , 借助现代物流产业链和平台经济 , 提高全球销售能力 。 二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 在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基础上 , 着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 , 特别是注重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自贸协定的低关税效应 , 积极拓展亚太新兴市场 。
今年11月15日 , 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 , 正式签署RCEP , 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 在11月19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谈道 , RCEP将为我国外贸及相关企业创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
联储资管投研部总经理袁东阳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人民币结算服务方面 , 一是要提高人民币在境外的结算便捷性 , 比如增加覆盖国家、网点和人民币代理行账户 , 延长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服务时间 , 以及简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流程和手续;二是要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 提供丰富的汇率对冲机制;三是要为人民币的使用提供更多途径 , 比如增加人民币回流和投资渠道 。 在优化通关服务方面 , 一是通过优化通关作业流程、优化税收征管作业方式、提高查验作业效率、降低进出口查验率等具体措施来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二是通过减免滞报金和滞纳金等措施降低通过成本;三是开发关税保证保险等金融工具 , 降低跨境往来的不确定性 。
【『证券日报』RCEP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添翼” 多项金融举措助力新型消费“走出去”】 王有鑫认为 , 在政策支持上 , 应继续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 , 根据电子商务特点 , 优化通关、退税、外汇、安全、环保管理方式 , 提升人民币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和跨境消费中使用便利度 ,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 推动构建协调统一的跨境支付标准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