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格日罗村的好书记
文章图片
李鸿学(右二)组织格日罗村党员在将军楼主题公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文章图片
李鸿学(左二)在格日罗村村民家走访 。
□唐 明
2018年4月,来自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李鸿学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格日罗村开展扶贫工作 。
唐古拉山镇的格日罗村地处偏远,距格尔木市区450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全村有41户,136人,草原面积将近19万公顷,为纯牧业村,牧民群众以养殖牦牛和藏羊为主 。
说起这个村子,李鸿学也不是完全陌生,很多年前他去过 。那时的格日罗偏远、落后、贫穷,现在的格日罗村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子的一部分村民在2004年搬迁到了格尔木市南郊,帐篷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房,家家有敞阔的院子,村子里还有学校、广场、市场、卫生院等,再加上每年发放的草场补助,村民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
那么,这样的村子还需要扶贫吗?
当然需要 。
李鸿学一进村子就发现了问题——村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 。曾经的格日罗,穷在没钱;现在的格日罗,需要的是文化、远见和干劲儿 。
【『青海日报』格日罗村的好书记】明晰了工作思路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 。李鸿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村民的思想、行为,必须要让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坚定树立起“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观念,才能最终改变整个格日罗村的面貌 。
怎样因地制宜带动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和年轻人找到人生的目标,做一番事业,让生命更有意义呢?
为达到这个目标,李鸿学可是费尽了苦心 。首先,他和村“两委”班子在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在村委为年轻人设置岗位,推荐3名大专毕业生为村级后备干部 。
大学毕业生达毛措聪明能干,决定和朋友一起在长江源村开一家具有民族特色的藏餐馆,但苦于没有经验,也缺乏资金,希望得到李鸿学的帮助 。
李鸿学看到年轻人一脸的期待和信任,心里很感动,他马上对年轻人这种想做勇敢尝试的态度予以最大的肯定和鼓励,然后亲自到餐馆察看装修进展情况,并联系市劳动就业局为年轻人申请职业培训的机会 。达毛措得到了李书记的大力支持,干劲十足,努力地为开店做着各种准备工作,热情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
才毛措是个心灵手巧又能吃苦耐劳的女人,在牧区的时候,挤牛奶、剪羊毛、打酥油茶样样都做得极好,虽然忙忙碌碌,但充实而满足 。现在搬到了村里,山里的牛羊雇佣其他人来放养,没有了那么多活儿要做,才毛措反倒觉得生活空落落的,闲置的双手仿佛都要生出锈来,她一心想做点事 。她看到农贸市场门口的门面房空置着,她决定在这里开一间民族服装店 。一来自己有事做,二来也能方便村民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穿轻便又时髦的汉族服装,但逢年过节还是要换上漂亮的藏装,还有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依然习惯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但附近包括市区里都少有象样的藏族服装店,通过分析和考察,才毛措认为开民族服装店是个好路子 。说干就干,快速地谈好店铺,搞了简单的装修,才毛措从西宁、拉萨等地进了货,“才毛措民族服装店”开得红红火火 。
为了鼓励村里的创业者,李鸿学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先后多次到市就业局,最后终于为村里最早一批自主创业的青公保和才毛措分别申请到5000元创业补贴资金,虽然钱不多,但让创业者更有干劲了 。2019年,才毛措还被青海省妇联授予“全省农牧区妇女致富能手”荣誉称号,成为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才毛措在领奖的时候,发表获奖感言说:“获得这样的荣誉,我最要感谢的就是我们的好书记李鸿学,因为有他对我们创业者的鼓励、支持和实实在在的帮助,我才能站在这里领取这份荣誉!”
推荐阅读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青海军阀马步芳是怎么样一个人?马步芳性格特点
- 民国军阀的那些搞笑事迹 让人笑得肚子痛
- 抗战记忆 日寇逼近 《晋察冀日报》仍旧在编印
- 解放初期鲜为人知的青海平叛 投降的马家军复叛
- 1941年日机轰炸西宁 改变青海抗战的历史轨迹
- 马步芳公馆宣传引争议 青海政府将进行专项治理
- 人民日报 日本的确不是一个“正常国家”
- 人民日报谈中越争端 西沙本无事只因贼惦记
- 人民日报 西方策动香港闹剧 欲将祸水引向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