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15项活动共谋京港两地高质量发展京港洽谈会以线上方式开幕;截至今年9月,香港在北京累计投资超1022亿美元( 二 )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合作板块,包括京港卫生健康合作、京港食品药品安全合作等2项专题活动 。
展示与投资咨询洽谈活动1项,主要通过线上宣传展示京港两地在重点领域的合作成果、发展商机及重点项目,线下安排香港企业和投资人与各区、开发区以及项目方进行对接咨询洽谈 。
■关注
80余位专家探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市卫健委称,今年底北京市、区、医疗机构必要医用物资储备应满足超30天需求
作为11项专题活动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以“凝聚京港防疫智慧,共抗全球疾病威胁”为主题,共同举办了京港卫生健康合作专题活动 。昨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公室副主任邓锴在活动中表示,到2020年底,市、区、医疗机构三级必要医用物资储备量应当满足30天以上需求,各类物资储备能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1至3个月的需求 。
采访人员从现场获悉,京港卫生健康合作专题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方式举办,京港两地医疗卫生机构高层管理者、业内专家等共80余人参加了卫生健康合作高层研讨会,就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话题展开探讨,并对两地在完善疾病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以及强化科技、人才和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未来计划进行交流 。
回顾新冠疫情对首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带来的考验,邓锴表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完善对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首都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邓锴认为应当做好平战转换的储备 。具体来说,全市范围内应当保留一定规模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注重产能转换,并在京津冀范围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联保机制;同时应当建设完善“市-区-机构-家庭”四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
“到2020年底,市、区、医疗机构三级必要医用物资储备量应当满足30天以上需求,各类物资储备能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1至3个月的需求 。”邓锴说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全球健康中心办公室主任杨鹏介绍,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呈现暴发蔓延态势,不同大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严重的社区流行 。面对流行暴发、零星散发、局部疫情不同的情况,也应当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目前我国疫情形势整体处于低风险,监测手段主要以病例排查为主 。除医疗机构排查外,入境人员排查是当下我国最重要的排查手段,应当严格实行核酸检测并做好集中观察点闭环管理;此外,应当对重点人群、场所和物品展开常规检测和排查 。”杨鹏在研讨会上说 。
作为第二十三届京港洽谈会重点区域推介板块的专题活动,“投资北京,商机无限”投资北京推介会昨日上午在京举行 。推介会上,来自西城、海淀、通州、石景山、大兴和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对各自区域的产业体系、营商环境、政策优势、投资机会等进行介绍 。
金融科技企业和机构年收入超千亿
昨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副区长聂杰英在投资北京推介会上介绍,初步统计,西城区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超过200家,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 。
2018年,在金融街与中关村之间的连接地带,西城区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发展金融科技产业 。聂杰英介绍,在该区域建设“金科新区”,区域内金融机构1900余家,总部企业175家 。金融资产规模113.6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区域人民币支付业务占全国40%,外币支付业务占全国60% 。
此外,通过“动批”等市场疏解释放近60万平方米空间,梳理低效楼宇空间40万平方米,全面改造升级为智慧楼宇,为发展金融科技提供了宝贵的空间资源 。
聂杰英介绍,“金科新区”启动建设以来,初步统计,西城区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超过200家,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显示出西城区发展金融科技的巨大潜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