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给你稳稳的幸福( 二 )


在成都 品味生活美学
生活便利度也是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指标 。 为了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 成都提出要让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事 , 尽可能在15分钟步行半径圈里解决 。 基于此 , 成都从2017年开始启动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中心城区将在三年内新建8大类、18项 , 共计2557项公共服务设施 。 家门口入学就医、全天候购物健身、社区养老、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便利的生活让市民得到的满足感伸手可触 。
同时 , 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也在这座城市丰富着市民的生活 。 正在建设“三城三都”的成都 , 让市民有想去就去的时尚盛典和潮流大展 , 有全国第三的国际一线品牌入驻量 , 有逛不完的有趣小店和全球首店 , 有设计改变生活的网红文创园区 , 有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繁育基地、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世界大IP的高品质旅游体验 , 有可以让你徜徉无限书海的最美书店 , 有全年无间歇的演唱会、音乐节……在成都 , 既可感受前沿的世界潮流 , 又可体验传统的市井生活 。 成都的幸福 , 是热气腾腾的火锅里“烫”出来的感情、“蘸”上来的人气、“冒”起来的热闹……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 越来越多的人来成都寻找幸福的真谛 。 像成都人一样生活 , 正在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流行时尚 。
而更深的幸福 , 是归属感 。 不管你是哪里人 , 来到成都 , 你就是成都人 。 “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 , 已深深浸润在成都的城市气质中 。
【生活|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给你稳稳的幸福】在成都 感受宜居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 , 宜人宜居的社区 , 构建起了生活更美好的“善治之城”成都 。
面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之问、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特大城市现代治理的变革之问、实现长期执政强基固本的责任之问 , 三年前 , 成都开启了一场党领导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创新和方式变革 。
2017年 , 成都在全国率先设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 ,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 , 破解城乡基层治理“九龙治水” , 构建起“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体系 。
这套体系在非常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
疫情期间 , 成都的城乡社区迅速从“基本治理单元”转为“一线战斗单元” , 社区治理常态迅速转为“联动联防联控” , 发动居民自组织、物业机构、志愿者等基层治理力量49.1万人 , 在11天内对4370个社区实施了3轮地毯式、精细化排查 , 累计走访排查875.7万户1993.9万人、用人单位88.5万个782.8万人 , 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 同时 , 社区服务保障采取“联勤精准供给” ,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新鲜蔬菜从田间地头送到群众家门口 。 这些带着温度的举措 , 保障了市民正常生活和城市健康运行 。 精细化治理下的城乡社区 , 不仅给人生活上的幸福感 , 还带来了不可替代的安全感 。
在成都 共享发展机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 无论是人才 , 还是企业 , 有实现梦想的机遇 , 有为梦想而奋斗的动力 , 正是幸福感的来源 。
“成都潜在的广阔市场、人才资源、政策优势和创新创业氛围 , 都是吸引我们签约入驻看重的条件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CTO张帅介绍说 ,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金熊猫全球区块链创新创业大赛上 , 公司与成都高新区签约 , 决定设立子公司 , 成立区块链研发中心 。 大赛结束后 , 共有7家企业在成都办理注册 。
为什么今年成都能获得“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称号?让企业家感到幸福的 , 是成都科技、人才、金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 , 还有成都公平稳定可及的营商环境和尊重创新创造创业的社会氛围 。
数据显示 , 在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 , 成都的市场信心却持续增强 , 市场主体增长强劲 。 今年前三季度 , 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6.3万户 , 同比增长19.8% , 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 其中新登记企业20.3万户 , 增长25.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