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村|李东平:让家乡在小康路上“扬帆起航”
李东平:让家乡在小康路上“扬帆起航”
——记冀州区北内漳村党支部李东平
“刚刚闭幕的五中全会为农村发展描绘了‘十四五’发展的宏伟蓝图 , 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一起抓 , 把家乡建设的更加富裕宜居美丽!”日前 , 笔者来到冀州区北漳淮乡北内漳村 , 正值党支部书记李东平组织村两委班子集中学习全会精神 , 精心描绘美丽乡村发展的“美丽画卷”……而李东平这位农村发展的“领路人” , 已经为家乡发展默默奉献多年 。
北内漳村是冀州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 上世纪80年代初 , 该村成立了一家集体企业——北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经过多年发展 , 企业总资产达4亿多元 , 年纳税突破1000万元 。 在这个“龙头大哥”的带动下 , 村庄个体企业不断涌现 , 逐渐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 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农田无人耕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难题 。 如何在发展乡村工业经济的同时 , 让农业经济也活跃起来 , 进而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 成了摆在村庄发展中的“头等大事” 。
2016年4月 , 李东平正式接任北内漳村党支部书记一职 , 上任伊始 , 他便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 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到多地调研考察 , 最终决定采用农民土地入股、上班分红的形式 , 流转全村1000亩耕地 , 发展规模化大蒜种植 , 进而把北内漳村打造成规模化大蒜基地 。 为了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 , 李东平还带头试种占地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大棚蔬菜 , 引进绿色食品 , 种植反季节蔬菜 。 在李东平的带领下 , 已有30余户村民主动要求把手中的土地流转入股 , 配合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种植 。
2016年8月 , 为响应上级号召节约地下水保护环境 , 净化农村空气 , 李东平主动承包流转土地560亩 , 发展林木种植 , 现已种植银杏树 , 海棠树560亩 , 共3万余株 , 累计吸纳50名劳动力就业 。 2017年冬 , 为发展现代化特色优质农业 , 实现农民增收 , 李东平带领本村主要果树种植户 , 建立了冀兴新特优果品基地 , 主打梨、桃、葡萄等果品 , 并多次邀请全国、省级专家来基地讲解果树种植管理技术 。 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发展 , 李东平还注重通过农业招商的模式来壮大农业经济 。 经过多方农业招商引资 , 2018年3月 , 成功吸引衡水市林业局在该村成了衡水市果树综合试验站 , 极大地促进了该村果品品质迈上新台阶 。 有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基础 , 李东平又带领村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 先后建设了樱花园、采摘园、荷花园 , 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 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
农村生活富裕了 , 生活环境还要美起来 。 在李东平的带领下 , 北内漳村聚焦农村美化 , 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 他们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 , 统一为村民建造了二层住宅楼、仿古式小瓦房和别墅楼 , 共计218套 。 近年来 , 村“两委”班子还多方筹资1800余万元 , 实施了“治污、修路、增绿、添彩”四大工程 , 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了系统化改造 。 目前 , 全村一半农家建成了美丽庭院 , 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宜居了 , 幸福指数自然也节节攀升 。
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 , 精神风貌也要丰富起来 。 李东平一直十分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他积极带领村民积极移风易俗 ,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 全力建设和谐文明村庄 。 为了塑造文明乡风 , 该村高标准建设了乡村文化站、党建一条街和乡风文明一条街 , 组建了红白理事会 , 明确规定红白事办事标准 , 提倡节俭简办 。 北内漳村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地方 。 抗战时期 , 该村曾是中共冀鲁豫省委党校所在地 。 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群众 , 该村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高标准建成了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 。 目前 , 该馆已经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各界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勤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 。
推荐阅读
- content="无人机,京杭大运河,东平县,戴村坝,山东省"
- 奖学金|大麻森乡南谢漳村给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
- 癌症肿瘤|兼职辟谣的东平医生:20%-30%的肿瘤患者可以不被“饿死”
- 鲁网泰安频道@东平县妇幼保健公益性大讲堂走进接山镇
- 「邱凯」爱·心同行 送医进村
- 『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多功能彩超投入使用
- 「东平」东平县中医院门诊分诊叫号系统正式启用
- 「营养健康学」东平县卫生健康局举行援疆干部欢送仪式
- 『澎湃新闻-东平』用事实说话,让假消息现出原形
- 『大众网泰安』延长供暖通知!泰安城区、新泰、肥城、宁阳、东平最新通知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