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逐梦小康战贫困——记玉树州囊谦县毛庄乡党委( 二 )


2013年初春,在毛庄乡干部永强的带领下,合作社招纳了14名女社员 。合作社初具规模后,永强创新思路,对社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新型技术 。“我们的妇女同胞们自己还会观看短视频学习更加多样的毛毡模型 。”永强向采访人员说道 。
雅杰合作社坐落在赛吾村,走进大门,工人们坐在院中,按照图样一针一线地织着藏毯 。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工人们大多处于学习阶段,但当技术熟练后,一个大小相当的藏毯一个月便能织出一对 。只要工人织出完整的一对藏毯,扣除成本和开支能赚取2000元左右 。合作社每年分红达到50多万元 。
【『青海日报』逐梦小康战贫困——记玉树州囊谦县毛庄乡党委】看着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村民对合作社的信心也越来越强 。如今在毛庄乡,大大小小的合作社有27个 。乡党委政府加大合作社的培育力度,鼓励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破解了贫困户缺技术的瓶颈,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和发展项目的问题,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