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贫车间为群众插上奔小康的翅膀
“政府和企业一次投资60万元,建成这座扶贫车间,一年就可以帮助农户增收90万元 。”近日,走进方大腾达拱北湾的扶贫车间,伴着缝纫女工们“哒哒哒”的制衣声,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龙泉镇的党委书记杨志君向采访人员介绍 。目前,方大碳素联合甘谷腾达、厦门湖里国投在龙泉镇投资了10个扶贫车间,解决了336人的家门口就业问题 。当地贫困农村妇女就业后,不仅可以种地、照顾孩子,而且提高了收入 。她们表示,现在吃饭不愁还有钱花 。(据11月15日《工人日报》)
【「扶贫」扶贫车间为群众插上奔小康的翅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既能够促进群众增收和保障基本生活,也可以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追求 。现在各地推进就业扶贫向纵深发展,在带贫益贫机制上下功夫,精准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无疑抓住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
进一步看,贫困群众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也关系到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 。送钱送物式的帮助虽能解决贫困群众一时之急,但缺乏长远帮扶的作用,我们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对贫困群众进行帮扶的最好方式,就是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有了职业就有了较稳定的收入,这样才有利于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改善贫穷的生活状况,实现自救 。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唯有解决了就业问题,民生改善才会更有底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有动力 。当下,脱贫人口更真实、更具体、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充分说明,脱贫攻坚工作向就业脱贫聚焦、脱贫攻坚资源向就业脱贫聚集、脱贫攻坚力量向就业脱贫聚合,就一定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就一定能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让贫困的人有尊严地脱离贫困,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就能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迈出一大步 。建设扶贫车间的举措行之有效,这种方式把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物到家变成现在的送工作到家门口,实实在在地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挥“小车间”的大作用 。通过建好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为脱贫提供源动力,通过就业培训,为更多贫困人口找到就业出路来助力脱贫,用更好更多“授人以渔”的“造血”扶贫模式,来推进精准扶贫,扶起贫困群众的信心和希望,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有憧憬地奋斗 。
扶贫车间为贫困群众插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翅膀 。各地要把就业扶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千方百计解决好贫困群众增收和就业问题,让困难群众的日子一天一天地红火起来 。
推荐阅读
- 乾隆南巡趣事 乾隆发动群众斗贪官
- “朝阳群众”多厉害 曾助公安擒获6名苏联间谍
- 最神奇治国手段 清朝乾隆皇帝发动群众斗贪官
- 《西游记》中角色的现实来源 沙僧是吃瓜群众
- 抗战英烈马定夫 为组织太行山群众转移而牺牲
- 只因长的太帅 他为何被围观群众活活看死?
- 国军也曾有过敌后游击战 因脱离群众收效甚微
- 山西新军的抗战贡献 抗击日寇同时发展群众
- 中国特色的敌后游击战 发动群众 多种战斗样式
- 美军观察组惊讶129师情报搞得好 群众路线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