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民生所向 皆为幸福

记得今年初,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镇青土村采访时,谈起近几年脱贫攻坚的变化,68岁的尕洛竖起大拇指和小拇指不停地摇晃以作比喻,意思为‘天上’与‘地下’的差别 。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积淀、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极其繁重,更需要付出百倍努力 。
基于这样的认识,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民众的幸福 。坚持“小财政托举大民生”的理念,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努力提升保障水平 。改善民生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开启社会活力的钥匙;不仅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需求的力举,更是个体梦、家国梦竞相绽放的托手 。
从三江源头到瀚海戈壁,从环湖流域到河湟谷地,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 。就业有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一项项民生承诺,写进万千百姓的生活,犹如一道道温暖的阳光,让困难群众的生活顿时有了亮光 。可以说,今天的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我省进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
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问题也无易事 。在青海,改善民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关系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 。只有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涉及范围广,与全区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要突出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稳定两大主题,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让群众生活“放心” 。
【『玉树』民生所向 皆为幸福】民生所向,皆为幸福 。坚持做到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民惠民富为目标、民苦民痛为失职,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
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浓墨重彩勾勒最新最美的经济社会跨越新画卷的基础上,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出台更多惠民举措,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