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堡■峨堡草原上的环保志愿者

峨堡■峨堡草原上的环保志愿者
文章图片

峨堡■峨堡草原上的环保志愿者
文章图片

黑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会的成员在河道捡垃圾 。采访人员 丁玉梅 摄
冬日,原野初亮,手机便响个不停 。正喝早茶的斗可日知道,今天又有村子要行动了 。“从几个人的单打独斗,到上千人的志愿行动,转眼已过去6年了 。”看了一眼手机,斗可日感叹道 。
斗可日说的“行动”,其实就是斗可日等5人发起的环境保护行动 。如今,5个人的环保行为,已经发展成为近千人的环保志愿行动 。以前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活在祁连山下,人人参与到国家公园的建设当中去,已成为当地人的习惯 。
斗可日所在的村庄峨堡村,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这里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是中国最美草原之一 。这里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腹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
7年前,斗可日从单位病退,待在村里休养 。他时常要去草原上转转,慢慢地斗可日发现,草原上的垃圾太多了,有些地方的垃圾甚至埋没了山里泉水的源头 。
望着眼前的祁连山,斗可日一天比一天焦虑,每次出门他总要拿个袋子上山,回来时袋子里装满了捡来的垃圾 。时间一久,他在峨堡镇和阿柔乡的朋友们都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保护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事 。朋友们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出门时,每个人手里都多了个装垃圾的袋子 。
后来,斗可日从电视上看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群众,成立环保志愿协会,共同守护草原 。斗可日立马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几个朋友,并向大家提议道:“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原环境,我们也成立个环保志愿协会 。”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
“协会要取什么名字呢?”
“就叫黑河源吧!黑河养育了祁连草原上的各族儿女,咱们这里又是黑河的发源地 。”有人提议道 。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协会取名为“黑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会”,协会当初只有5名会员 。
成立了协会,斗可日他们每次行动,有了仪式感和团队精神 。大家约好时间,一处处清理黑河源头的泉眼 。这几年下来,斗可日和志愿者们,共清理了140多个泉水源头的垃圾 。
“从两年前开始,加入我们协会的人越来越多了 。”斗可日说,为此他们提高了入会标准 。党员或共青团员优先考虑加入协会,还要看入会会员的道德品行是否端正,通过这两项考察选拔后,入会的人还有一年的实习期 。
“协会年终评审的时候,会对实习期的会员进行考核,实习期的会员道德品质过不过关,这一年的环保力度大不大,只有全部达标了,才能取得会员证 。”对于什么人能入会,作为协会会长,斗可日有着很明确的标准 。
协会也有评优机制,黄草沟村的村委会主任才让东智布,是评优最多的一个 。前两天在才让东智布的带领下,黄草沟村分协会对公路沿线,村子周边开展了环保行动 。
“草场就是我们牧民的饭碗 。”今年57岁的才让东智布,身材高大,说起环保来滔滔不绝 。他是最初加入协会的5名会员中的一员,他每个月坚持进山捡垃圾不下两次 。
2017年,在才让东智布的带动下,成立了“黑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会黄草沟村分会”,协会发展到现在已有45名会员 。
“我们行动时,有微型货车的会员,就开上车负责运送垃圾 。”才让东智布笑着说,他记得2018年,他们捡的垃圾,装了满满18车 。
草畜平衡、水土流失治理、鼠害防治……这两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从去年开始,草原上的垃圾少了很多 。
说起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峨堡镇党委书记如义感慨道:“以前开展环保活动,我们挨家挨户组织动员,都没几个人愿意来 。现在群众自发开展环保志愿活动,还做得特别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