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庆这座千年驿道古镇,曾盛极一时,熙熙攘攘,如今知道的人不多

重庆■重庆这座千年驿道古镇,曾盛极一时,熙熙攘攘,如今知道的人不多

文章图片

重庆■重庆这座千年驿道古镇,曾盛极一时,熙熙攘攘,如今知道的人不多

文章图片

重庆■重庆这座千年驿道古镇,曾盛极一时,熙熙攘攘,如今知道的人不多

文章图片

重庆■重庆这座千年驿道古镇,曾盛极一时,熙熙攘攘,如今知道的人不多

重庆别名山城 , 提到重庆脑海里闪过的是火锅、山地 , 如今的重庆是长江上游水运运输的枢纽 , 中国西部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 , 而其实几百年前的重庆 , 繁华程度也是一点不逊色于现在 。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走马古镇 , 是古官道中通往程度的必经之地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 , 想了解重庆的历史 , 那来这里就没错了 。

走马古镇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 兴建于北宋时期 , 明清两朝达到鼎峰 , 距离主城区27公里 。 走马古镇是重庆前往成都的重要驿站 , 修建在形似奔马的山岗上 , 商旅来到此地后需要更换马匹、调整休息后第二天继续前进 , 故此被人称为走马驿站 。 当地的百姓在走马驿站开了几家商铺 , 往来走马驿站的人群日益增多 , 进而修造了走马古镇 , 别名走马场 。

走马古镇内保存的古建筑大致分为古驿道遗址、古街区、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建筑古戏楼和孙家大院 , 慈云寺遗址等民居建筑 。 古镇镇内四处可见黄桷树 , 有守护镇子风水和护佑百姓平安的用途 , 其中有一棵老枫树 , 据称已有100多岁高龄 。 走马古镇的北门 , 是古驿道遗址中的其中一处 , 为了保护驿站的安全建造的 , 约400多年历史 , 保存较好 , 是走马古镇保存较为完好的遗址之一 。

还有一处古驿道遗址便是灵泽驿路 , 据传古时有名书生 , 自幼丧失父母 , 被镇内居民捡到收养取名黄姓 。 这名黄姓书生赶考前在黄桷树下发誓称不中状元誓不还乡 , 但由于贫穷无法前往京城参加考试 , 没想到誓言说完之后 , 在自家大门口出现了马匹和进京所需的钱财物品 , 黄姓书生连忙赶路前往参考考试 , 果真高中 , 返乡之后修建了灵泽驿路 。

镇内的武关庙是后人为关羽修造的 , 与武关庙戏楼诞生于同一时代 , 据称已有600多年历史 , 在清代时修葺过一次 , 后来年久失修 , 同事遭到严重破坏 , 如今的武关庙、武关庙戏楼是后续重修的 。 走马古镇老街场口大门始建于明朝 , 保存完整 , 是古镇必要的游览之地 , 大门是用山石头堆砌而成 , 石头硬度较强 , 几百年来屹立至今 。 走马镇附近有1000多亩桃花林 , 环绕着些许郁金香、油菜花 , 距离走马镇很近 , 有直达的班车前往 。

走马镇自古就有说故事、喝茶、看川剧的习俗 , 在大街上随时能看见围坐在茶馆里的人 , 聚众喝茶、讲故事 , 传闻走马镇内的故事约3000多个 , 其中包含山歌故事、野史裨闻 , 让外地游客听入迷 , 而商客与行人的到来也为走马古镇积攒了浓郁的驿道文化 。 走马古镇还有赶场天 , 分别是初二、初五、初八 。

走马古镇从腊月廿四直到除夕前一天 , 还有一项传统 , 名为“转转饭” , 男方家的亲戚之间要互相请对方吃转转饭 , 这是象征图团年的家宴 。 在除夕之后 , 还会宴请“春酒” , 这是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 。 在初一清晨 , 按照走马镇的习俗要前往水井边烧香 , 挑会一担水 , 寓意着“银水” 。

【重庆■重庆这座千年驿道古镇,曾盛极一时,熙熙攘攘,如今知道的人不多】走马古镇目前尚未完全开发 , 平常还有有川剧、民族表演等节目 , 还可以在武关庙朝拜、敲钟 , 游客不是很多 , 如果喜欢安静的游客 , 可以漫步在青石街巷中 , 感受走马镇不一样的驿道文化风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