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喜欢吃黄鳝,但是我非常害怕,甚至看到图片也会不适。请问我怎样克服这种恐惧,做响油鳝丝给他吃

打你男票,打到他不吃位置。。。就是任性————————————以下回答均为摘自人民日报——————————————结合一些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把改变付诸行动:首先要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镜子技巧: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自如地与别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变!"如此反复多遍,要细细地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句话。
系统脱敏训练:改变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先为自己设立一系列的行为目标,比如说10个自己以往紧张的交际场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这样由易到难地去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交实践训练,每一项练到很轻松自如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项的练习。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锻炼而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马丁·塞利格曼:它们没有危险,但我们恐惧
恐惧症是对一个没有危险性的东西感到害怕。轻微的恐惧症其实是相当常见的,大约10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患有此症。而让人恐惧的不敢出门的重度恐惧症还是很少见的,患者不到成人人数的1%。恐惧症中最常见的就是广场恐惧症,也就是害怕空旷、人多的地方,也害怕去旅行。社交恐惧症也是恐惧症的一种。患有此症的人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轻视和羞辱。还有疾病恐惧症,即害怕患上某种疾病,如艾滋病或肺癌。最后一种常见的恐惧症是物体恐惧症,包括对动物、昆虫、高处、飞机、围墙或坏天气的恐惧。还有一些很罕见的恐惧症,比如对数字13的恐惧或对雪的恐惧。
这些恐惧症中有一半都是发自于一个创伤性事件,通常是童年时的事件。四五岁时突然对某个物体,特别是动物,有很强烈的恐惧是很正常的事情。有95%的人的恐惧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消失。但是一旦保留了下来,就会变得非常严重,而且它自己也不会消失。现在有一种很好的治疗恐惧症的方法:行为疗法。下面就是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
恐惧症是一个典型的条件反射的例子,它的非条件反应是一个特定的创伤性事件。然后一个中性的物体,比如猫,出现在创伤事件中,就像看到血肉模糊的兔子时那种恐惧。这里猫就是条件刺激,相对的创伤是非条件反应。
如果恐惧症只是一个简单的经典条件反射,那它很容易消退。只需要将患者暴露在条件刺激中,但不让非条件反应就可以了。但是在沃尔普之前,还没有人用过这样直截了当的方法去治疗恐惧症。20世纪50年代,统治整个心理治疗界的势力是心理分析。分析师不断要求病人回忆那些引发他们恐惧症的童年性侵犯和攻击性行为,最后却都无功而返。
现在,有两种采用消退原理的治疗方法都能成功的治疗恐惧症。
第一种是系统脱敏法。首先,病人要学会渐进式放松。然后病人要构建出一个害怕的层次,最害怕的在最上面,只引起一点恐惧的在最下面。例如,与一个叫卡茨(Katz)约会在最下层,番茄酱标签上的“CAT”字样在倒数第二层,在最顶层的是想象一只真正的猫坐在腿上。
然后病人在放松的状态下想象最底层的那种情景。所以苏珊就躺在那儿想象和一个叫卡茨的人相互认识的情景。她不停的想象这个场景,直到毫无恐惧为止。接下来,患者就要再次放松,开始想象倒数第二层的情景。苏珊这次要想象看见“CAT”字样的情景。同样,要毫无恐惧为止。经过这样几十次的想象,病人就可以想象最顶层的场景而毫不畏惧了。一旦达到这个程度,许多恐猫者就会发现他们能够很平静的面对一只真正的猫了。
第二种方法是暴露疗法(也称满灌疗法)。暴露疗法是属于“短平快”的疗法,强度大,时间短。用这种方法时,患者要暴露在其恐惧的场景中。一个患幽闭恐惧症的人将被关在壁橱里,一个怕猫的人要与猫共处一室,一个患广场恐惧症的人要在治疗师的陪同下置身于购物中心。患者都要在那种情景下待上一段时间,当然,这是他们实现同意的。一般是四小时,那四小时在患者看来简直度日如年。一开始患者们会觉得惊恐万分,但是又不能离开。一个小时后,患者们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危险,他们的恐惧就会渐渐消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