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视频 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变身推荐官“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光明网视频 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变身推荐官“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文章图片

光明网视频 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变身推荐官“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文章图片


“直播平台给了贫困群众直接走入活跃市场的机会 , 更给我们扶贫干部提供了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平台 。 ”
“通过洛川第一书记消费联盟 , 通过直播带货 , 第二、三批香菇已经预订一空 。 今年香菇产了5万斤 , 村贫困户除工资外 , 人均增收2500元 。 ”
“做了第一书记更能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是多么向往 。 感谢人民优选直播平台展示了农村的优质农产品 。 ”
“网络销售是电商平台带给山区农民的时代红利 , 让更多的农村老百姓可持续的、有尊严的生活 , 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更多有机绿色放心的好食品 。 ”
11月28日 , 在人民优选直播大赛总结大会暨颁奖典礼活动的现场 , 河北省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第一书记吕晓勋、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老庙镇过村第一书记郝小艺、云南省文山州格当村第一书记郑文文、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西关村第一书记时圣宇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扶贫路上的故事 。
直播带货 , 以“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 用消费扶贫助推产业扶贫良性循环发展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探索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新模式 。 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 , 无数的驻村第一书记尽锐出战 , 成了联通上下 , 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中坚力量 。
据统计 , 在人民网自6月以来组织的人民优选直播大赛活动中 , 报名参赛第一书记扶贫专场的驻村第一书记达326位 , 并有30位在大赛中获得“人民优选(第一书记)特约推荐官”证书 。
吕晓勋:电商平台让村民可持续地增收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吕晓勋分享扶贫故事 。 (摄影王钰迪)
2018年8月 ,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评论员吕晓勋挂职河北省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第一书记 。
吕晓勋说:“经过这些年的脱贫攻坚 , 于营村无论是产业结构、村容村貌 , 还是日常管理、公共服务 ,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 ”
“这两年 , (于营村)通过在人民优选平台上销售农产品 , 从来没在网上卖过商品的老农民尝到了网络销售的甜头 , 不仅增加了收入 , 生产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 ”吕晓勋认为 , 这是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带给山区农民的时代红利 。
吕晓勋进一步表示 , 未来于营村打算以有机农业、民宿旅游、生态康养、教育研学为特色产业 , 努力把村子打造成环首都有机生活体验地、京津冀研学旅游目的地 。
“下一步 , 我们希望能够和人民网、人民优选平台进一步加深合作 , 让更多的农村老百姓可持续地增加收入、有尊严地生活 , 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更多有机绿色放心的好食品 。 ”吕晓勋说 。
时圣宇:把一次扶贫变成长久受益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时圣宇分享扶贫故事 。 (摄影王钰迪)
时圣宇 , 是人民日报社选派驻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西关村第一书记 。
在五年的扶贫过程中 , 时圣宇发现农民在市场链条中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 卖的是初级产品 , 没有包装、没有故事、没有深加工 。 而直播带货的兴起 , 无疑给扶贫干部、贫困群众提供了突破困境的抓手 。
“直播平台给了贫困群众直接走入活跃市场的机会 , 更给扶贫干部提供了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平台 。 ”时圣宇说 。
有了好的开端 , 时圣宇也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 他透露 , 借助人民优选直播大赛第一书记扶贫专场的机会 , 继续做优产品、做强销售 , 要把首次下单客户变成长期客户 , 把一次扶贫变成长久受益 。
郑文文:深切感受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代表郑文文分享扶贫故事 。 (摄影王钰迪)
2019年8月 , 郑文文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云南省文山州阜宁县的第一书记被正式派驻到格当村 。
格当村于2016年全面脱贫 , 但人均耕地只有0.64亩 。 为了做好防返贫工作 , 去年郑文文开始筹备引进企业入村 。
今年9月 , 郑文文还化身主播 , 当起了格当村的代言人 。 “农产品销售最大的问题就是销售渠道 , 直播带货把娱乐和购物融合到一起 , 用最新颖的方式 , 把最偏远山区里的产品推荐给全国各地的人 , 我觉得特别好 。 ”郑文文说 。
一年多来 , 通过深入到扶贫工作一线 , 郑文文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