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可以变成一项流水线作业么( 二 )


人类的社会化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分工不断的改造、细化的过程!
艺术创作可以变成一项流水线作业么

曾经有一个问题,工业时代大发展的分水岭是什么?
有人说是瓦特的蒸汽机的的发明,拜托!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时代的开端了!工业时代的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分工”,《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整个经济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分工开始,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分工是提供劳动生产力的主要手段,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而福特的流水线分工系统,更是进步把劳动领域中的分工细化到具体的生产产品中的分工,生产环节的高度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汽车价格降低了50%!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对当时以至现在制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才是工业化大发展的时代标志,!
互联网时代的以发展到内容为王,内容说白了就是知识的再改造,那么内容的产生必然源自知识的产生,而知识的来源方式,是大量信息收集的再处理,当你的信息来源单一或数量稀少,必然也产生不了大量的知识,所以古人要求多读书、在古代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的情况下,读书和名仕清谈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来源,而今天信息的来源的多种多样,网络、电视、书籍,都灌输着大量的信息,当然,古今中外都在强调,信息不是不简单的不加选择的吸取,而是要具有辨别能力,通过最基本的逻辑因果关系分析信息的真假,没有经过证明的信息要谨慎对待,不盲从,不急于下结论,在统计学上有“幸存者偏差”的说法,小东自己认为,在信息来源中也存在的“幸存者偏差”,被广大受众接受的信息就是好的吗?会不会有一些信息,只是因为其可读性、猎奇性、简单的逻辑准确性,才被受众认可呢?
最近发生的日本神户钢铁造假事件!其实国内这么多年来,有多少人都在吐槽日系车辆的铁皮特征、易损性!可总有那么多日吹,鼓吹日本的工匠精神,觉得日本人做事严谨,确实挺严谨的,毕竟长达十年的数据作假,十年如一日的作假,的确需要非常严谨的工匠精神。
当然小东随大流吐槽一下日本,源于确实看不过这几年互联网人士过度鼓吹日本的工匠精神,来贬低国人,有落水狗而不打,也不符合小东我的本性,也请粉丝见谅哈,这也是小东我的一点小小的阴暗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