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终于!“马首”回家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科技日 报记者 唐婷
阔别160年 , 马首铜像终于回家了!
12月1日上午 , “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 。 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
国家文物局供图 , 李贺 摄
马首铜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同期开展 。
树立文物回归新典范
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 , 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的主要构件之一 。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 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 , 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
2007年8月 , 国家文物局获悉圆明园马首铜像即将拍卖 , 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 。 同年9月 , 何鸿燊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 , 慨然出资抢救流失文物 , 结束了马首铜像百余年的离散漂泊 。 此后 , 马首铜像一直在我国港澳地区公开展示 。
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 , 2019年11月 , 何鸿燊先生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 , 向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7 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 。
据介绍 , 国家文物局会同北京市有关方面 , 选定圆明园正觉寺作为马首铜像展示场地 , 文物建筑文殊亭作为马首展区 。通过实施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工程 , 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与展览条件 , 国家文物局1日正式将马首铜像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
正觉寺 , 国家文物局供图 , 陈曦 摄
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 , 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树立文物回归新典范 。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指出 , 马首回归之路 , 汇聚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磅礴力量 , 符合人民群众殷切期待 , 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 , 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 , 树立了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 。
马首归园 , 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下 , 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日益成熟 , 成果丰硕 。 对于在国际公约生效前 , 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 , 如何开展追索返还 , 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 。
国家文物局供图 , 李贺 摄
刘玉珠表示 , 中国政府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坚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 , 愿和国际社会一道 , 将促进历史流失文物返还作为重点方向 , 推动文物流失国与文物流入国相向而行 , 共同探讨妥善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 , 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 , 继续贡献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科技日报|终于!“马首”回家了】失蜡法一次铸造成型
眼前的马首铜像 , 神态栩栩如生 , 毛发分毫毕现 , 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 外形如此精美的马首铜像是如何铸造而成的呢?
为了解马首的材质、铸造工艺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信息 , 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安排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此前对马首铜像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显微照相、相机微距拍照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检测 。
国家文物局供图 , 李贺 摄
X光照相结果显示 , 马首除了颈部前下方有数个锔钉外 , 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分铸焊接痕迹 。 由此可见 , 马首系浑铸而成 , 其颈部、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为一体铸造 , 非常形象逼真 。 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 , 下部可见一明显的铜梗及几处铜块将一部分鬃毛撑起 , 造成悬空效果 。
专家据此判断 , 整个马首都是使用精密铸造的方法——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 。 失蜡铸造又称熔模铸造 , 即采用一次性可熔失的柔性材料如虫蜡、蜂蜡等 , 作为模型材料 , 可以制作出层次丰富、形象逼真的模型 , 再通过加热脱蜡形成型腔 , 在腔中浇铸铁水或铜水后可以得到纹饰清晰的精致铸件 。 现代很多精细铸件 , 如飞机发动机叶片等也使用熔模铸造来成型 。
推荐阅读
- 交付 沉了!这艘刚交付的“新”船只跑了3次!船东将遭起诉和高额索赔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外延片 “江西造”登陆火星!
- 主播 闻“象”而动的直播歪风必须狠刹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视点·观察 充值App能和住同一家酒店的女性私聊?然而对方是“虚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