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融媒体 最美浙江人·劳模光荣榜丨万亚勇:钻机器钻出的“万能工”
万亚勇在车间检修设备
编者按:光荣属于劳动者 , 幸福属于劳动者 。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 , 我省103人受到表彰 。 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基层干部、技术骨干 , 也有一线抗疫工作者、高级工程师……浙江日报今起推出一组劳模与先进典型事迹报道 , 走近这群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三菱插齿机不能自动加工 , 排查了所有信号点 , 没找到故障……”日前 ,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条设备故障信息 , 改变了刚从北京领奖归来的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勇的行程 , 他放下行李直奔车间 。
万亚勇是“中大力德”的设备科科长 , 负责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自动化设计 。 一进车间 , 万亚勇麻利地穿上工作服 , 埋头机身 , 用手触摸电器 , 查看机床报警信息、机床参数和程序图 , 不时拿出工具测量、检修 。
“找到了!门开关上的磁环感应器损坏 , 换一个就好 。 ”俯身一个多小时后 , 万亚勇终于松了口气憨笑道 , 机器就像人体 , 有自己的温度、气味 。 比如电机表面正常是三四十摄氏度 , 如果摸上去烫手 , 肯定是“生病”了 , 只有足够熟悉才能尽快找到病因 。
“中大力德”生产车间80%都是进口设备 , 这次出故障的设备就来自日本 。 万亚勇回忆 , 刚进“中大力德”那会儿 , 眼见频频请来国外厂商技术人员维修机器 , 耽误生产不说 , 维修费用还按小时计算 。 一个工程师800元一小时 , 翻译400元一小时 , 更换一个刀杆起码1万元 , 再算上路费、食宿费 , 维修一次至少两三万元 。
“那时高精尖数控设备维修是短板 , 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 暗下决心啃这块硬骨头 。 ”10年前 , 40岁的万亚勇只是别人眼中的农民工 。 他从江西一个小山村来到慈溪 , 学历不高 , 只略懂电工技术 , 可以说“两眼一抹黑” 。
怎么办?苦学钻研!
维修高精密设备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 万亚勇泡在生产一线 , 观察机器 , 看工人操作 。 每天中午 , 工人们吃饭去了 , 他却钻进机器研究 , 因为平时生产不停 , 只有等到大家都休息了 , 才有机会上手 。 他把发现的问题、探索的过程、解决的办法、学到的经验、成功的做法等 , 记录在随身所带的笔记本上 , 回去再研究 , 或动手实践 。
几年下来 , 万亚勇先后学习了机械、数控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 , 家里几百册藏书全是他业余时间一点点啃过的专业书 。 慢慢地 , 几乎没有“掀”得倒他的维修难题了 , “万能工”这个美称落到了他身上 。
厚积终能薄发 。 深懂机器设备的万亚勇 , 开始不断迸发创新点子 。
【浙江融媒体|最美浙江人·劳模光荣榜丨万亚勇:钻机器钻出的“万能工”】在齿轮抛光工位 , 万亚勇注意到工人赤手空拳拿着齿轮在单向运作的抛光机里操作 , 效率不高 , 也不安全 。 不久后 , 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双向转动的毛刺抛光机 , 工人的手不需要接触到机器 ,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速器里的齿轮精度没法测量 , 他研发的行星回程测量仪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原来检测一个电机要十多分钟 , 他发明的电机测试仪和电机耐压测试技术实现一分钟搞定10个电机 , 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100多万元……
10年来 , 万亚勇团队已拿下2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 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
推荐阅读
- 男人帮 跑男、极限挑战、向往的生活,以这种方式“融合”!你期待吗?
- 小王子 治愈系风格融合解密方式,《小王子的幻想迷境》手游测评进行时!
- 电子商务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获批开业 合作贷款不能用“花呗”“借呗”名称
- 金曲奖 《中国好声音》改版成《我是歌手》?刘德华担任导师?浙江台有钱
- 浙江省 浙江最低调的女富豪:80后白手起家,身价180亿
- 火星车 祝融号一张高清图要传半个月,通信能力却是世界领先,这是为何?
- 数字货币 新型金融产品NFT市场泡沫已破灭 最高峰一天1亿美元成交额
- 中美 拜登遇到了硬茬,美元收割战略失败,金融独立自主就是这么硬气
- 中国证券报 外汇局发放新一轮QDII额度 助力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格局
- 浙江省 国内排行第三,浙江这座影视城每年接待200万游客,并不在横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