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网络“奔现”翻车的背后真相,其实都是理想化惹的祸
原创、深度、格调 | 汤先生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很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木心《从前慢》里面的诗句 。 路遥知马力的人间已经离我们远去 , 用信封联系的感情的时代也已经离我们远去 。
21世纪的我们仅仅用手机和电脑就把自己与世界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
恋爱的方式也从以前的车马邮件变为了现在的网恋 。 各大社交平台成就了某些人的网恋 , 同时也让大部分人惊呼奔现前后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 其实是理想化惹的祸 。
客观因素:网络时代降低了恋爱成本
本文插图
古时候的人没有手机认识一个人往往需要“天和地利” , 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选择 。
因为认识一个人的成本比较大 , 在那个只能通过飞鸽与鸿雁来传书的年代 , 一生也认识不了很多人 。
所以他们往往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与一个人结亲 。 而媒人和父母所了解到的情况 , 也是花了大量精力通过四面八方打听而来的 。
再来看现如今的网络时代 , 各大社交网站的兴起让我们认识一个人变得极其容易 。 认识一个人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 成本的降低 , 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能够认识更多的人 。
这种成本就是需要你注册一个账号 , 还有你的手机具有一定的电量 , 可能在不知不觉的聊天中就熟识了彼此 。
本文插图
这种低成本高酬赏的社会交换活动 , 很多人都愿意选择 。 网络时代的便捷性降低了我们恋爱的成本 , 让我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
同时也造就了快餐式恋爱的兴起 , 相比于老一辈缝缝补补的感情 , 我们是坏了就换 。
他人层面:网络上可以包装自己
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网恋 , 因为网恋可以在网络上展示一个网自我 , 这种自我层面的展示 , 可能和现实中的自己是截然不同的 。
一个人自我暴露的方式可以分为现实中的自我暴露和网络上的自我暴露 。 很多人可能会在网络上侃侃而谈 , 但是在现实中就是一个内向安静的性格 。
因为在网络上减少了与他人的直接接触 , 不用过多的考虑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 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本文插图
一方面来说 , 往往网络上的自我暴露具有更多的真实性 , 因为网恋可以让他们被压抑的性格和自我得到有效的释放比起现实中的直接接触 。
但是 , 另一方面来说 , 网络上的接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 同样也具有更多的欺骗性 。
人们让别人看到的仅仅只是想让别人看见的 , 网恋可以随意选择成为什么样的角色 , 同时也能刻意展示自己所有比较好的方面 。
很大程度上来说 , 网络可以让人进行一种自我包装 , 进行自我美化 , 这种美化和包装让网恋对象不管是在性格上还是在相貌上都与现实中的个体存在一定的差距 。
本文插图
同时也让很多人沉迷于这种完美的形象中 , 所以很多人网恋奔现后 , 对于自己的奔现对象不太满意 。 因为网络上的他们和现实中的他们差距太大 。
个人层面:对于网恋的理想化投射
很多人在还没有接触自己的网恋对象 , 就对自己的网恋对象产生了一定的好感和喜欢 。 因为在网恋对象的层层美化和包装之下 , 他们已然对自己的网恋对象有着理想化的期待 。
这种理想化的期待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理想化投射下的网恋对象往往是完美十足的人 , 能被这样的人喜欢 , 代表着自己得到了更高的肯定和认可 。
所以这种在网络中的理想化期待投射到现实中就会形成一定的差距 。
其实你对网恋对象的喜欢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 。
心理学上把情感定义为人类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 。
本文插图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个事物具有很大的价值 , 而是你主观上赋予了它很大的价值 。
这种价值的赋予就是你对他理想化的投射 , 你所喜欢的网恋对象可能是你自己情感外化的一种事物 。
并且理想化和现实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 , 所以很多时候你觉得你的网恋对象不符合你心中的想象 。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
- 十月的“专属药”竟如此便宜
- “枸杞”搭一物抗衰老 胜过唐僧肉
- 患有痔疮能吃香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