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待大学里那种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努力的人
这个问题问得某些人很慌,而恰巧,以前我也算是某些人中的一员,但现在在还在成长的道路奔跑,所以我大概来讲一讲。坦白来讲,这其中的关键我认为就是满足自己和拉低别人。很简单的情况,生活要想过得去,自己不要那么费劲。同时还想过的那么心安理得,可以时不时对自己说,你看,周围都是这样。
而这个最无成本的方式,就是同化人群,把自己的朋友简单归类。那学霸什么的,自己有自知之明,人家也不可能随便被你影响,要不那还叫学霸。就直接点,对于和自己差不多的,或许成绩优异的不好读书的,然后进行生活上的沟通与交流。
将自己的娱乐和生活和别人一起同频,一起娱乐,一起懈怠,一起成长。最后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得到满足。毕竟自己交到了好朋友,促进了友谊和大团结,还找到了志同道友,顺便也实现了自己的“双赢”。
你数数,一箭几雕啊?像下面的情景,大学经常遇见:
别做了,玩把吃鸡再说,很快的,玩完再做也不迟走,别再看书了,待会一起去打球别再学了,看那么多书也没见比我分高到哪去休息会吧,看书看多也会累的这些话语,潜移默化周围人的想法,或许有人会因为一时的努力没有得到好的反馈,于是就会被他人慢慢改变。
每天改变一点点,最后就能改变自己。这句话正向也通,反之也通。
2.在不努力的人群中,有很努力的人,就会显得和突兀,就很可能被人说不合群。
不合群——这都是多数人向少数人的定义。就像游戏中的俄罗斯方块,合群的人容易成块,然后消失,不合群的显得突兀,然后游戏结束。
奇葩说有句话我觉得很对,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就是真的内心孤独。合群这个念头,使得多少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合群就像“说不”一样,在没说出口时,一切都是被人驱使的。
要学习,却得背着他人学习,多么搞笑的事情。本来是件非常正常,但是在别人的眼中和对话里都好像自己是背叛革命。呵呵,哪来的革命。
这可以看做是见不得你的好,因为别人不想努力,所以也不愿别人努力。你的种种上进和提升的情景,就只会像个喇叭,不断在他们眼前提醒着,“别人都在进步,而你却在退步”。内心的不平衡只会不停地鞭笞着他们。
这时候他们多半又会因为一时的自我愧疚,投入努力学习中,然后学习一阵子之后,满足了自己心中对退步的想法,觉得一时的努力就是进步。自我安慰了一声,“我努力了”,随后日子里还是恢复了正常作息。
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伪努力。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大学生时代就是自我成长的时候,坚持的努力,在这个时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提升。
开始吧,不需要在意别人。在自己的努力路上,他人的虚情关心和排斥反而是一种荣耀的证明。因为这才会让自己坚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你会发现,在成长路上,朋友的结交和离去都是习以为常的,只有不断前进才会看到不一样的他人。
每天一篇文章的写作,每天一百个单词的背写,每天操场三圈的跑步等等等等,坚持下来,有着目标,并一步步地靠近目标。如何,最后的反馈只会告诉自己,真香。
那到了这时候你还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吗?不会,这时候你只会自动远离这些人,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之后你会感谢自己那时候的自己,不合群,那是什么,能吃吗?
|说些有意思的人间观察。
总有些自己不学习,却要吐槽那些学习的人。
学习氛围差,所以上进好学的就变成了异类。
“室友”这个词,意味着要把私人空间完全开放。
所以爱学习的,为了避免别人口中那句“你真努力”,开始偷偷学习。
而那些抱怨生活无趣,并沉浸在自我意识无法自拔的人,只能将那些比自己更热爱生活,更努力上进的人视为异类。
而同一个屋檐下的室友,却企图用“坦诚”来胁迫对方全透明。
你看出了什么?
回到问题:
如何看待那些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努力的人?
其实本质就是,自己不愿意走出被困的城区,还想把别人拉回来。
他们崇尚,发自己光之前,一定得先吹灭别人的灯。
所以趁着这个问题,舒窈想和你聊些更现实的东西。
01.
大多数的人都希望你过得好,但这句话的前提是,你过的没他好。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当你们都得了某种奖项,或者都通过了某次考试,这样的喜悦总是值得分享。
推荐阅读
- 哥伦比亚大学 人类是否能够再造个地球环境,进行移民,生物圈2号告诉我们还是洗洗睡吧
- 鱼泡咋烧好吃
- 学院风的女生又矮又胖要咋穿鞋?
- 咋样变得像立党一样优秀
- 大一小白女生咋一步一步变得时尚
- 鱼肚子里的一层黑膜是啥咋形成的能吃吗
- Top10 清华、北大高居《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前二
- Top10 清华、北大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前二
- 咋判断摄影机的成像质量呢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
-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周边有啥好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