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要不要治?
今日查房 , 一名 40 岁的患者因体检时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入院 。 动态心电图示:清醒时(白天)心率在 45~50 次之间 , 睡眠状态下最慢可达 36次/分 。 这个患者需要治疗吗?临床上有哪些心电图表现异常 , 实际上应归为「大致正常」?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要不要治?】
本文插图
1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定义为成年人窦性心律 < 60 次/分 。但目前公认清醒状态下排除窦房传导阻滞、房性逸搏心律等 , 由窦房结正常主宰着全心搏动的情况下 , 窦性心率在 40 bpm 以上 , 睡眠状态下窦性心率在 35 bpm 以上者 , 均可视为正常范围心电图 。这种窦性过缓常见于健康人 , 特别是很多经常锻炼的运动员 , 睡眠时几乎都是窦缓 , 其频率多在 50 bpm 左右 。健康人发生窦缓的特点是无症状 , 剧烈活动后窦性心率迅速上升至 150 bpm左右 , 不伴有传导阻滞及 ST-T 改变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窦缓 , 运动时窦性心率很少能上升至 90 bpm 以上 , 心率稍微加快就伴发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缺血性 ST-T 改变等 。正常状态下窦缓一般无需处理 。2
心脏钟向转位
无任何病因情况下发生的顺钟向或者逆钟向转位 , 属于正常范围心电图 , 常不需要治疗 。顺钟向转位的心电图特征:① 电轴正常;② V1~V3 呈 rS 形 , V4 导联呈 RS 型 , V5、V6 导联呈 Rs 型 。逆钟向转位的心电图特征:① QRS 电轴正常;② V1 呈 rS 型;③ V2 呈 RS 型 , V3 或 V4 呈 Rs 型 。3
异常 Q 波
大家都知道 , 正常间壁 Q 波宽度一般不超过 0.02 s , 振幅不超过 R 波的 1/4 , 但在某些导联上 , 上述数值超过正常范围也应考虑正常 , 需予以鉴别 。
1. 如果单独 aVL 导联宽 Q 波超过 0.03 s , 在判断是否为高侧壁心肌梗死时 , 应注意以下特点:
① 如电轴右偏(aVL 主波向下) , 这类 Q 波应认为正常; ② I 导联、V4~V6 导联一般无异常 Q 波; ③ aVL 导联未出现 ST 段动态演变; ④ QT 间期正常 。2. 在下壁导联中 , 如果只是 III 导联出现 Q 波不能作为下壁心肌梗死的依据 , 大部分是正常的; 如果只是 AVF 导联出现 Q 波 , 若是电轴左偏(AVF 的 QRS 波主波向下)也应属于正常 。3. 非器质性心脏病者 , V1、V2 导联偶有出现 QS 波 , 一般 V3 以后的左侧胸导联不出现异常 Q 波 , 且无动态改变 。 超声心动图也提示室间隔无异常 。4
QRS 低电压
约 1% 的正常人偶有出现低电压表现 , 见于过度肥胖 。 大多数低电压提示器质性心脏病 , 因此只有排除了各种疾病所致的 QRS 低电压以后 , 才考虑为正常心电图 。5
左室高电压
某些胸壁比较薄的儿童或青年人、V5~V6 导联 R 波 > 2.5 mV , 原因是心脏与电极之间的距离缩短 , QRS 振幅进一步增大 , 与左室肥大的不同点在于: ① 肢体导联 QRS 电压正常; ② 无导致左室肥厚的病因; ③ 超声心动图左室壁正常 。所以发现左室高电压应结合临床心脏超声、X 线等检査结合分析判断 。6
ST 段抬高
在肢体导联中 ST 段可以抬高 0.1 mv , 在胸壁导联中 , V1~V3 ST 段可以抬高不超过 0.3 mv , V4、V5 导联一般不超过 0.1 mv , 如果超出上述范围 , 一般认为异常 。福利时间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心电图供血不足吃什么
- 「寒露」来了他曝6禁忌影响运势、健康:别再穿凉鞋
- 心电轴右偏有什么危害吗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与作用
- 做心电图时需要憋气吗?
- 心梗心电图如何解释
- 房速心电图的检查
- 心电图导联的指数
- 心脏保健 心电图虽“正常”却暗藏“陷阱”
- 异常心电图可能会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