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这7种味道,暗示7种疾病,你中招了吗?1症1招,还你清新口气( 二 )
本文插图
2、推荐中成药:口服和胃降气、健胃消食的中成药 , 如保和丸 。
3、方药选用:六君子汤加减:黄连、吴茱萸、茯苓、白术各10克 , 人参、甘草各8克 , 陈皮15克 。日服2次 , 每日1剂 , 水煎服 。
四、【口咸 — 肾虚所致】
表现:五心烦热 , 咽干颧红;舌红少津 , 脉细弱 。
本文插图
原因:口咸以脾虚湿盛 , 肾虚火旺为多 。 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 , 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 , 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 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 , 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 , PH偏于弱碱性反应 。 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 , 属肾阴亏损 , 虚火上炎 , 即“肾阴虚口咸” 。 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
应对策略:
1、可以多喝柠檬枸杞茶 , 因为柠檬里面富含大量维生素C , 有清洁口腔、抗菌消炎的作用 , 而枸杞有清肝明目、益肾补气的功效 。 ?
本文插图
2、推荐中成药:以滋补肾阴为主 , 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之类 。 若心肾不交 , 可选黄连阿胶汤;肝肾阴虚 , 肝阳上亢 , 可选杞菊地黄汤、镇肝熄风汤;相火妄动 , 可选知柏地黄丸;肺肾阴虚可选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之类 。
3、方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药、丹皮、茯苓各10克 , 熟地15克 , 山茱萸、泽泻、附子12克 , 肉桂8克 。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五、【口臭 — 胃火、食积、龋齿炎症】
表现:口中出气臭秽 , 自觉或为他人所闻 。
本文插图
3种原因及应对策略:
1、胃火上蒸
舌红或口舌糜烂生疮 , 或牙龈肿痛 , 口气热臭 , 并兼有口渴喜冷饮 , 尿黄便干 , 苔黄等症状 。 治宜清泻胃火 。 方药选用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各10克 , 黄连5克 。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本文插图
2、胃肠食积
口臭如酸腐 , 或夹有生食味 , 伴有脘腹胀满 , 不思饮食 , 嗳气腐秽 , 舌苔垢腻等伤食症状 。 治宜消食化积 。 可用中成药保和丸或山楂丸吞服 。 每日2次 , 每次9克 。
3、龋齿或口腔炎症
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 , 患有龋齿或口腔炎症 。 可用黄芩、藿香、石膏、生地各10克 , 甘草4克 , 煎水漱口 。
六、【口淡 — 脾虚、湿阻】
表现:经临床测定 , 严重的口淡患者 , 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 , 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
本文插图
原因: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 , 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 。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 , 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 , 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 , 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 , 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 。 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常有口淡 , 辨证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 , 虽属实证 , 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 。
应对策略:临床上主要分为脾虚和湿阻两型:
1、脾虚:除口淡外 , 尚有神疲气短 , 腹胀便溏 , 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 , 治宜益气健脾和胃 。 方药选用六君子汤: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 。
本文插图
2、湿阻:后者可见口淡黏腻 , 恶心胸闷 , 苔腻脉濡等湿阻脾胃症状 。 治宜芳香辟浊 , 化湿醒脾 。 方药选用藿朴夏苓汤:藿香、赤苓、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各10克 , 半夏8克 , 白蔻仁2克 , 薏苡仁12克 。 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3、此外 , 要想治愈口中异常味觉 , 除积极用药治疗外 , 还应注意少食辛辣油腻食物 , 忌烟酒嗜好 , 防止房劳过度 , 保持口腔卫生 。 味觉异常 , 是提示疾病的一种信息 , 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本人的注意 。
七、【口辣】
推荐阅读
- 舌两侧溃疡 原来这样吃最有效
- 糖尿病人能吃芭蕉吗
- 脂肪肝不能吃什么?这些饮食禁忌需重视
- 耳朵突然失聪吃什么?这几种食物要记住
- 婴儿腹泻的饮食疗法 这八款药膳食疗法最有效
- 中医谈咖啡竟有这些奇效!
- 右手食指麻木的原因
- 大蒜生吃竟能护心 这五类人要排除在外
- 胃疼能喝豆浆吗 这3个胃痛平常饮食你知道吗
- 肠胃不好吃什么调理?这七种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