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成长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 三 )
记得《妈妈是超人3》第一期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场景,杜江趁着转机的时间回到家。
夫妻俩难得有了短暂的沙发闲聊时间,霍思燕说自己要挑战48小时独自带娃,问杜江对她有没有信心。
杜江的回答——“我怕你累着!”简直暖爆了!
从小在这样的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难怪嗯哼会成为这么温暖的小骑士。
在父母的爱里泡大的孩子,自然就懂得什么是爱,知道如何表达爱,给予爱。看了嗯哼才知道,原来这才是“爱情的结晶”最应该有的模样。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糟糕的家庭关系会培养出糟糕的相处能力,而糟糕的相处能力又会继续毁坏亲密关系。
对夫妻而言,婚姻,其实是两个人之间互相接触,深入交流沟通的一个过程。
好的婚姻中的双方,必须先是朋友,然后才是爱人。
如果两夫妻之间零沟通,或是只能用恶劣的语言与激烈的肢体活动进行沟通,那么这对于整个家庭都是不幸的。
其中最不幸的受害者,就是无辜的孩子。
父母本该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如果这第一任老师教给孩子的是极其糟糕的相处模式,那就会使得在以后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中,同样本性难移。
而若是父母给孩子呈现出的,是一派祥和温馨的景象,那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是性情和顺的,以后的婚姻之路便也能走得更顺当些。
父母相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一段好的婚姻,会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拥有一份足够重量的安全感。
说到底,婚姻就是先有夫妻,才有孩子。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精心养育。
但最好的养育,首先父母就应该彼此相爱,这样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我们在爱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懂得彼此相爱。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回答:
如果孩子问你,长大后必须结婚吗?你会怎么回答?
见过世面的孩子,活得有多漂亮
有书:500个出轨男人聊天实录:婚姻的本质,是一场秀
90后辣妈送校园霸凌者进监狱:他虽是个孩子,但请不要放过他
■“在亲密关系里,痛苦的人在努力穿上一层层漂亮的外衣,幸福的人却一次次剥开了真实的自己。”——美灵心语
中国父母明显很流行一种教育方式:主宰孩子的生活,发明了打压式的亲子关系。或者单纯为了想给孩子打造更优渥的家境而一味埋头工作,忽略了该给予孩子的爱。
事实上,“亲密关系”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啊,一家人中夫妻相爱去作为孩子的标榜。人只有过去足够被爱和满足,未来才会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善意,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更容易感知他人的善意,在生活中做自己获得幸福感。
在你尚对这个世界不熟悉的时候啊,你的一切的一切,什么三观,为人处世、思考方式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强烈影响,包括你学习怎么爱人和被爱。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反反复复都在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把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依恋型和回避型依恋。
举个例子,在民国时期,有两位明星,一位叫做胡蝶,另一位叫做阮玲玉。
胡蝶是典型的安全型依恋的人,正因为是家里的宝贝独女,待遇非同一般,得到了照料者的积极回应,自然也就获得了爱与被爱的能力和自信。这种人格的人往往信人信己、乐观、开朗,且情绪稳定、容易相处、个人发展较好,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也趋于稳定。
胡蝶的理性和敢爱敢恨让她的石榴裙下拜倒了不少优秀的男人,她不会因为一个男人和从前相比有了变化就担心“他不爱我了”,不会在一段感情该斩断时对自己产生怀疑,我们称这为,有良好的自我觉察能力。
而阮玲玉则是典型的反例,她的父亲去世后,她只能跟随母亲在他人屋檐下流离生活,因母亲是佣人故而甚少有精力关爱她。
正是因此,塑造了她的回避型依恋,那么这种人格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是自卑、不相信他人;没有安全感、孤僻自闭、难与人沟通;不求上进、追求安逸;冷漠、被动、不坦诚、不懂表达、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会自我攻击怀疑、敏感、自私、又缺乏责任感。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氢能冶金 碳中和正在进行时,炼铁氢还原替代碳还原的新时代已至!
- 最新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可编程数字纤维 有内存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 奇葩说 2021第一位宝藏男神,非他莫属
- ins Running Man:金钟国去济州岛度假!狗哥练拳击似乎颇有成效
- l4wudu 吴亦凡厂牌首秀,L4WUDU居然忘词了,Rapper和明星比还是有差距!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稀土 在我国发觉比希土还有价值的商品,储藏量全世界第一,使用价值达到上千亿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