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场像脱口秀演员一样的恋爱,或许你会快乐一些
本文插图
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甫结束 , 节目过程制造了很多金句 , 比如调侃沙文男权的明明很普通 , 却那么自信 , 或者调侃自己不管学历、事业 , 还得遭受家里父母催婚的年轻人心声 。
脱口秀节目的火热 , 反应了一种现代人一种新的内心情结 , 这个情结是脱口秀的灵魂 , 也是我们笑看世间烦忧的心态 , 就是「自嘲」 。
本文插图
01无处不在的面子文化教育专家陈默近期一篇文章引起热烈回响 , 文章谈现代父母已经跟不上时代 。 其中很重要一点 , 就是还是有很多父母 , 他们非常在意孩子的输赢 , 好像孩子读书等方面如果不是赢家 , 就是彻底的失败 。 似乎人生只有两种结局 , 一种是好处全拿的赢家 , 另一种就是什么都没有 , 沦为败类、垃圾的输家 。
这种把孩子人生二分法的心态 , 陈默以为跟不上时代 。 因为在这个时代 , 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 已经不是过去那一套标准可以评判的 。
【谈一场像脱口秀演员一样的恋爱,或许你会快乐一些】有太多出路远远超出寻常父母的理解 , 就像有些老人之所以还在用纸币 , 无法进入一些需要扫随身码的地方 , 在于他们的生活脱节 , 没办法融入与智能型手机绑定的生活 。
同样地 , 有些父母的教育观还停留在过去 , 他们没有融入现代社会 , 更遑论眺望接下来的社会趋势 。 他们在意的输赢 , 更多时候无关于孩子 , 而是关于他们自己 。
换句话说 , 真正怕输、想赢的不是孩子 , 而是家长自己 。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投射」 , 指的就是一个人 , 他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当成别人的心理感受 。
比如有些家长在家长群里 , 他们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的名车、房子 , 全家出国旅游的照片 。 有的家长看了会很不是滋味 , 他们会觉得受到对方的鄙视 。 可能对方确实在炫耀 , 但对方并没有鄙视的成份 , 但有的人就会觉得他被鄙视了 。 同时当他看到其他人在比较 , 他也会义愤填膺 , 就像看到别人在比较中落后了 , 就等于他自己也落后了 。
面子文化 , 影响着一代人的教育 , 让很多家长盲目的因为自己的投射 , 把属于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 套在孩子身上 。
这就是为什么每当出现新的教育风潮 , 比如第二外语、STEAM、编程等 , 很快的就会有各种家长跟风 。 实际上家长可能根本不了解这些课程内容 , 他们只是别人有 , 我也要有 , 出于害怕落后、丢面子的心理 , 在互相的投射中转移着焦虑与恐惧 。
然而 , 现代父母跟过去父母的差异 , 就在于他们能够意识到投射的存在 , 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不等于孩子的焦虑 。 因此他们能够更好的尊重孩子 , 不因为自己的焦虑 , 就强迫孩子去做点什么 , 好抚平自己的焦虑 。
现代家长知道自己的焦虑要自己处理 , 而在教育观点上落伍的家长 , 他们总是强迫孩子为自己的面子服务 , 把孩子当成抚平焦虑的工具 。
本文插图
02我们需要自嘲的文化脱口秀的大火 , 反应了现代年轻人不同上一代人的心态 , 就是能够学会自嘲 。
哲学家田立克(PaulTillich)曾说 , 人类最伟大的勇气 , 就是尽管认识到自己的有限 , 却仍然勇敢生活 。
自嘲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 , 而是在认清自己之后 , 对于那些跟面子有关的比较 , 那些别人对自己不甚公允的看法 , 以及生活中任谁也无法控制的意外和命运 , 发自内心的接受 。 并且在接受之后 , 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 , 以自己的幸福为标准 , 而不是把自己生命的价值交在别人手上 。
就像我们在《脱口秀大会》看到的 , 有的女孩子拿自己被父母催婚的事情说笑 , 她并不是在嘲笑自己无能 , 而是从几个角度笑看这件事 。
首先、结婚实在不是父母可以控制的 , 父母的焦虑 , 很多时候除了给孩子压力 , 并不能给孩子幸福;其次、不结婚也不是世界末日 , 人生有很多选择;其三、人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如己意 , 但这就是人生呀!
所以自嘲也不是一种丧文化 , 丧是自我放弃 , 就像告诉所有人“我不行”、“请你们也跟着放弃我吧!”
自嘲是用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的真相 , 而不是像某些人用面子面对真相 。 用面子面对生活 , 就很容易出现死鸭子嘴硬的情况 。 即使知道自己没道理 , 却没有办法放下希望得到别人认同的念头 。
推荐阅读
- 中医谈咖啡竟有这些奇效!
- 高血压能吃鸡腿吗
- 糖尿病人能吃黑米吗
- 大便像水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喝茶可以解酒吗
- 口臭饮食疗法有哪些
- 蒙脱石散是饭后吃的吗
- 浅谈通风患者能吃海带吗
- 颈椎病 办公室流行病
- 别让孩子产生禁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