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清宫造办处“触电”!六代传人要把燕京八绝“送给”年轻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清宫造办处“触电”!六代传人要把燕京八绝“送给”年轻人

文章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清宫造办处“触电”!六代传人要把燕京八绝“送给”年轻人

文章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清宫造办处“触电”!六代传人要把燕京八绝“送给”年轻人

文章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清宫造办处“触电”!六代传人要把燕京八绝“送给”年轻人

清宫造办处 , 一个充满神秘意味的名字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群是清宫造办处的第六代传人 。
如今 , 柏群致力于将“燕京八绝”重新推到世人面前 , 传承来自清宫造办处的匠心基因 。 一组数据让他感到小有成绩:2010年燕京八绝百度搜索量为5万次 , 今年到现在已经有127万次 。
位于石景山模式口的承恩寺 , 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一座古寺 。 推开古寺大殿厚重的木格红漆门 , 柏群将一缕阳光带进深深的大殿内 , 也带来了古寺的新生 , 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已经通过了升级为博物馆的相关程序 , 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对外开放 , 届时400多件燕京八绝传世精品将在这里揭开神秘面纱 , 让您能够一睹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
景泰蓝制作技艺、雕漆技艺、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京绣、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北京玉雕、象牙雕刻 , 燕京八绝哪一样拿出来都是数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瑰宝 。
柏群说 , 他就是一名金漆镶嵌手艺人 , 从小看着燕京八绝艺人的匠心技艺 , 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基因深深镌刻在骨子里 , 他一直在探索传承国粹的新方式 , 希望让燕京八绝重新展现它的风采 。 传承 , 要有“曝光度” , 早在2010年柏群就牵头成立了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在京西古刹承恩寺建成了“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 , 将四散在民间的传人以联盟的形式统一起来抱团发展 。
柏群带领非遗传承人团队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了近400场燕京八绝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 从文化讲堂到艺术巡展 , 从技艺展演到走进校园 , 还走出国门 , 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燕京八绝行业近百位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获益 , 从小众走向大众 , 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 也受到市场的欢迎 , 实现了关注度和收益的双赢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很多传统手工艺企业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 柏群认为 , 对于非遗产业的未来发展 , 转变观念至关重要 。 要想让传统的非遗技艺在当代能够生存并有所发展 , 必须正视产品与市场的关系 。 无论政府如何支持 , 市场都对非遗的发展前景起决定性作用 。 只要有市场 , 就可以生存发展 , 脱离市场就会越走越困难 。
源于清宫造办处 , 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燕京八绝” , 根据时代也在不断创新 。 将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升级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外 , 柏群他们也盯上了新媒体 。 抖音、快手上都有了他们的身影 , 接轨短视频这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 , 还帮助燕京八绝大师们“触电” , 把燕京八绝送到更多年轻人的眼前 。
【北京日报客户端|清宫造办处“触电”!六代传人要把燕京八绝“送给”年轻人】“非遗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 , 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 进行文化创新和技艺创造 。 ”柏群希望 , 将来人们提到“燕京八绝”时 , 不仅会想到精美绝伦的器物 , 还有它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气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