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嫦娥五号探测器飞控试验队凯旋

12月18日下午14时30分,航天六院801所12名参与嫦娥五号探测器飞控试验队的队员胜利凯旋。12月17日凌晨,经过23天地月采样旅行,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预定区域,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飞控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嫦娥五号探测器飞控试验队凯旋
文章插图
自2020年7月1日,首批试验队员入驻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嫦娥五号飞行试验任务以来,试验队在文昌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度过了不平凡的5个多月,有些人甚至是连续执行了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两大任务。据统计,仅801所深空探测系统部就有15位试验队员出差在100天以上,最多的超过了200天。很多试验队员把嫦娥五号推进系统比作是自己的第二个孩子,甚至“陪嫦五多过陪孩子”,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追逐九天揽月的梦想,默默耕耘、连续作战、攻坚克难、无私付出,展现了新时代航天精神和。任务期间,嫦娥五号探测器推进系统试验队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发扬“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和“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出色完成发射前各项测试和加注工作。在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当天,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洪鑫就带领部分队员转战北京航天飞控中心,24小时值守岗位。他们制订了97项在轨故障预案,并随着飞行进程不断开展工作预想,反复推演,优化流程,为嫦娥五号地月往返过程精准完成轨道修正、近月制动、成功着陆、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入射等一系列重要动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嫦娥五号返回器与轨道器成功分离后,洪鑫副总师这样评价:“推进系统已圆满完成取样返回任务赋予的全部使命,稳定、精准、完美”。历经艰辛,航天六院推进系统研制团队终于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成就了人类时隔48年后的地月往返之旅的辉煌。作为国内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航天器中最复杂的推进系统,回顾紧张的研制阶段,可谓风雨兼程。在短短6年时间内,推进分系统完成了总体指标协调分解、分系统和单机指标设计和优化、上百份研制要求的制定、千余套单机研制、十余次分系统大型试验,并配合总体完成了10余项大型试验,所有工作均按计划准时或提前完成,有力保障了型号研制。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研、生产和试验部门的大力协同,体现出了嫦娥五号研制团队极强的战斗力,也体现出六院已经建立起保障空间推进系统研制的较强的基础科研能力和管理体系。(西安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关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