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食管癌发生在中国,娇嫩的食管是怎么被“弄坏”的?
喜欢吃烫食、喝热茶、无辣不欢……中国人的食管早已不堪重负 。
俗话说 , 病从口入 , 对于消化道的食管来说尤其如此 。 食管内壁作为一层“娇嫩”的粘膜组织 , 吃得太快、太烫、太咸都会对其造成慢性损伤 , 甚至引发癌变 。
近期 , 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发表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 , 全球有一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
本文插图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如何预防它的发生?《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相关研究并采访专家为你解答 。
受访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与治疗委员会秘书长 孙凌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尤长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护师 冯晔
全球食管癌病例一半在中国
《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期刊共发表了全球195个国家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和可归因风险因素等最新统计数据 。 (由于统计数据通常存在一定滞后性 , 研究数据源于201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 )
数据显示 , 2017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7.3万例 , 因食管癌死亡43.6万例 。 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5.9例/10万人 ,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5.5例/10万人 。 食管癌导致了978万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 , 因疾病造成过早死亡或残疾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 , 年龄标准化DALYs为120/10万人 。
在国家层面 , 2017年 , 中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都最多 , 分别达到23.5万和21.3万 , DALYs达到446万 , 几乎占全球负担的半数 。
本文插图
根据国家和地区分列的每10万人口食管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和死亡率(B)
研究团队指出 , 尽管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 , 但食管癌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和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 , 需要加强预防 , 并在高危地区进行筛查 。
“吃”出来的食管癌
中国食管癌的高发与不良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 。
热
爱吃烫食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 , 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 , 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 。
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 , 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损伤 , 进而诱发癌症 。 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 , 也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 。
本文插图
咸
高盐饮食
腌制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 , 尤其是当气温高于20℃时 , 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还会增加 。 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 致癌性越大 。
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如粤东、闽南居民就很爱吃酱菜、鱼虾酱等腌制食物 。 此外 , 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 。
硬
主食偏硬
有些如华北、华中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 , 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馓子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 , 这些食物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 , 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 。
辣
无辣不欢
经常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易损伤食管上皮 , 引起上皮细胞变性 , 造成黏膜炎症 , 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 爱吃辣椒的川北也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 。
快
狼吞虎咽
吃饭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 , 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 , 引发急性炎症 。 久而久之 , 很可能转为慢性炎症 , 增加食管癌风险 。
本文插图
烈
抽烟饮酒
酒精中虽然没有致癌物质 , 但会刺激食管黏膜 。 特别是60℃以上的高浓度白酒 , 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 。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随着唾液或食物 , 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 , 作用于食管引发癌变 。
如果出现如下症状要及时就诊 , 以便尽早发现早期食管癌:
◆ 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咽感 , 可自行消失 , 一段时间后会再出现;
◆ 咽喉部常有异物感 , 咽不下也吐不出的感觉;
◆ 胸部不适 , 如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 呈现间歇性或在疲劳后及快速进食时症状加重 。
需要注意的是 , 食管癌和慢性咽炎都可能引起吞咽哽咽感 , 我们要学会区分 , 避免因混淆临床表现而延误病情 。 由食管癌引起的进食困难是以食物从稠到稀进行性加重;而咽炎发作时 , 咽唾液都会有不适感 。
推荐阅读
- 全球最胸女主播不说的经期丰胸秘籍
- 家里这物不扔患病几率上升一半
- 睡眠易受另一半影响
- 脾虚会折寿一半 虚不虚看嘴就知道
- 缓解痛经可以吃瓜子?痛经吃什么?
- 5大绝招拯救全球八成痛经女
- 月经不走怎么办
- 身上起小白点很痒怎么回事?
- 门牙断了一半怎么补才好呢
- 牙结石掉一半怎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