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悦读|肠道菌群失衡,糖尿病风险高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选登30
【健康悦读|肠道菌群失衡,糖尿病风险高】 肠道菌群失衡 , 糖尿病风险高

健康悦读|肠道菌群失衡,糖尿病风险高
本文插图



主审:
王陇德 钟南山 李兰娟
执行主编:
汪光亮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多有裨益 , 而菌群微生态失衡则会带来各种疾病 。 在最近的十多年间 , 肠道菌群对人体自身免疫力和健康的影响不断被揭示出来 。 现在 , 除了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这些肠道疾病 , 肠道菌群失衡与肥胖、过敏、肠癌、阿尔茨海默病、肝炎和糖尿病等疾病之间的关联也已经取得了广泛共识 。
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是令现代人饱受折磨的胃肠道疾病 。 这两种疾病是不同的疾病 , 但都与压力、环境、饮食等有关 , 主要的症状是肠道不适或者疼痛 , 患者的肠道菌群是不正常的 。
2017年 , 全球共有680万炎症性肠病病例 。 1900~2017年 , 年龄标准化后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从79.5/10万上升到84.3/10万 。 调查数据显示 , 英国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比过去提高了3倍 。 在中国 , 总体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 , 南方的发病率高于北方 , 东部发病率高于西部 。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探讨了肥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现象 。 初步研究发现 , 在人体重要的共生菌中 , 除了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肥胖相关外 , 还有许多其他微生物也与肥胖相关 。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 , 克里斯滕森氏菌科在苗条的人群中含量较高 。
在糖尿病患者的肠道中 , 由于能够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多样性是比较低的 , 导致肠道内短链脂肪酸产量严重不足 , 从而造成肠道上皮细胞的更新缺陷 , 加重肠道炎症反应 , 造成胰岛素抵抗 。 糖尿病的高发主要是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的 , 其中一个因素是摄入的膳食纤维不足 。 中国的膳食指南中推荐每个人每天摄入30克膳食纤维 , 而实际上生活在发达城市的现代人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还不到15克 。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提高了糖尿病的发病率 。
大肠癌发病率升高与高脂饮食摄入过多密切相关 , 同时也是细菌推波助澜的结果 。 通过分析正常肠道 , 以及癌前病变到大肠癌的发生过程 , 可以发现有一些细菌的含量会显著上升 。 比如具核梭杆菌经常在大肠癌的肠道里扎堆生长 , 通过检测具核梭杆菌的含量 , 甚至可以用来筛查大肠癌 , 一些研究指出其准确率约为80% 。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肠道菌群的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 而肠道菌群一旦失衡 , 则有可能引发疾病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楚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