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州看病“一口价”引纠纷,按病种付费真的更贵了吗?


【福州|福州看病“一口价”引纠纷,按病种付费真的更贵了吗?】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郝倩玉)
精彩阅读:
传统的按项目收付费 , 容易诱导医疗机构过度用药、过度使用耗材、过度检查等现象 。 DRG收付费则是将住院患者按疾病严重程度、临床治疗过程相近、资源消耗相似的住院类似病例组合成一个组 , 每个组都有一个相应的收费标准 。 在DRG整体打包付费下 , 哪家医院使用更加经济、高效的治疗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 更好地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 医疗效率就越高 , 由此 , DRG收付费成为了医院管理和医保支付管理工具 。
2020年12月底 , 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接到陈先生的投诉 。 患者在福州市第一医院住院时被告知整个手术费用约2.5万元 。 但患者住院7天后并未做手术 , 却被按DRG收费1.1万元 , 患者认为“一口价”收费虚高 , 向院方索要收费明细 , 遭到拒绝 。 在此之后 , 福建省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及福建省医保局相继介入 , 进行调查 。
DRG医疗收费俗称“一口价” , 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 , 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 , 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诊断相关组 , 每一个病组都有一个统一的收费价格 , 医疗保险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标准对医院进行结算 。 简言之 , 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种付费” 。
2019年6月5日 , 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四部门《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 确定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为DRG付费试点城市 。

福州|福州看病“一口价”引纠纷,按病种付费真的更贵了吗?
本文插图



看病一口价 , 患者质疑医院收费虚高
2020年年末 , 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接到了陈先生的投诉 。 陈先生质疑医院收费没有明细、价格虚高 。
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向健康时报采访人员介绍 , 陈先生于2020年11月27日因左腿肌无力、脚面僵硬就诊于福州市第一医院疼痛科 , 经医生初步诊断为“盘源性疼痛” , 建议他住院检查再决定是否手术 。 院区医生告诉他 , 检查完如果决定做手术 , 收费为2.5万元 。
2020年11月28日入院后 , 陈先生签署了DRG收付费知情告知书 , 当天拍肺部CT和验血做住院准备 , 11月29日-12月4日期间共做如下检查:拍CT一次、磁共振三次、抽血三次(其中一次全套生化)、肌电图一次、心电图一次、彩超二次、大小便化验等 , 11月30日-12月1日共挂瓶三次 。 检查完后 , 12月4日医生告诉他 , 如果动微创手术后不见得会好转 。 陈先生放弃手术 , 并于12月5日出院 。
陈先生在出院前 , 医院提供了住院费用汇总清单 , 是按照DRG收费 , 也就是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 , 显示1.1万元 。
在福州市第一医院出具的住院费用汇总清单中 ,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注意到上面列有DRG收费名称为“其他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 有一般合并症并发” , 这一病组收费标准为1.1万元 。
陈先生依据普通收费标准 , 对照自己住院期间检查项目估算收费约为5000元 , 认为医院收费1.1万元非常不合理 , 便向福州市第一医院收费处、门诊部、医务处反映收费虚高并索要收费明细 , 但医院方面表示是按DRG套餐收费 , 没有按照项目收费的明细 。
福建省的李强(化名)也遇到了与陈先生相类似的问题 。 “去年11月13日至20日期间 , 我母亲从三明市转院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住院治疗 。 住院期间做了心电图、血常规检查、全腹部彩超、胃镜检查、MR胸椎、腰椎平扫检查等 。 只是做了几个检查 , 医院却要收取11900元 。 ”李强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李强称 , 母亲因为骨质疏松严重 , 造成老年性胸椎骨折 , 需要微创手术 。 因考虑到患者年纪偏大 , 医院征求意见后采取保守治疗 , 11月19日输液“密固达”后 , 母亲于11月20日早上办理手续出院 。
“然而在结算时 , 医院并没有出示实际费用清单以及说明 , 而且同此前母亲住院结算的费用相比 , 这次明显高了许多 , 我便觉得有些不对劲 。 ”李强表示 , “从入院到出院 , 医务人员也没和我解释什么是DRG、为什么要这么收费 , 什么都没和我们讲清楚 。 而且对DRG收付费在此之前什么都不知道 , 也没有听说过 。 我还问了许多身边的朋友 , 他们对于DRG也都不知情 , 很陌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