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针「聪明药」,住院一天花一万!聪明了吗?
首播时间:2021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九)文末精彩预告
本文插图
本文作者:吴国伟 早上查房 , 一位17岁的男孩眼含渴望的问我有没有“聪明药” 。面对这样“有趣”的问题 , 我内心的独白是:如果有 , 给我来一卡车 。他的妈妈在一旁也急切的问:“吴医生 , 到底有没有聪明药?” “昨天我们刚从下面的医院过来 , 那的医院说有聪明针打 , 一天给孩子打一针 , 一针5000块钱 , 在那里住院一天花1万 , 现在住了11天 , 花了11万了 , 但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 , 我们就来到大医院 , 看看有没有聪明药卖 。 ”面对母子的提问 , 我有点哭笑不得 , 但还是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们:目前并没有聪明药 , 如果想变聪明 , 只能通过自身努力 , 不断的对大脑进行锻炼才行 。经过进一步的问诊 , 我才知道男孩幻听—耳朵里总是听到有老师和同学说他笨 , 说他不聪明 , 然后当他看到周围的同学在“窃窃私语”时 , 男孩会以为是在议论他 , 讨论他的智商 。 所以他急于变聪明 。这个孩子出现了幻觉和妄想症状 , 而且比较顽固 , 所以是生病了 。孩子病程有半年 , 出现了坚定的幻觉和妄想症状 , 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和生活 。 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 我们对他进行了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 , 住院半个多月好转出院 。出院时 , 男孩对自身状态还比较满意 , 妄想有所松动 , 幻听明显减少 , 我们嘱咐他定期来门诊复查 。很明显 , 并不是「聪明药」让男孩的病情好转了 , 而是我们的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 。 那么 , 既然世界上没有聪明药 , 有没有其他利于发挥大脑功能的药? 一般人会认为 , 能够让人变得更灵活的药、脑袋瓜更好使的药就是聪明药 , 其实目前流行的所谓“聪明药”(又称促智药、益智药) , 其前身大多是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药品 , 可不同程度改善认知功能 , 增强注意力 。 适应症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多动症、脑外伤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等 。但是 , 聪明药不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高于病前水平 , 也不能使健康人变聪明 。如神经科常用药物多奈哌齐、奥拉西坦 , 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但不能逆转病情 , 仍需要家人照顾患者做功能训练 。另一类药是精神科常用药物 ,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莫达非尼等 , 前者主要增强多动症患者的注意力 , 后者主要用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这些药物都是需要神经科或精神科医生来开具处方才能获得的药物 , 在市面上不容易购买到 , 所以 , 一定不要随意购买聪明药 。 并且 , 哌甲酯、莫达非尼具有较强的成瘾性 , 需要临床医生严格掌握使用指征 , 每次开药也会经过层层把关 , 药量按1周到1个月来计算 。说起中枢兴奋剂 , 有人可能会想到人人耳熟能详的一种物质—Du 品 。从研究的角度讲 , 某些Du 品在短期内会让人兴奋 , 善于表达 , 反应灵活 , 看起来变聪明了 , 但只是昙花一现 , 且危害是巨大的 , 严重者可致死 。有人可能会质疑:我们没有那么傻 , 当然不会去买毒品 。 可不得不说的是 , 一味的追求聪明药的时候 , 一旦营销者打着聪明药的幌子把毒品改头换面 , 即使价格不菲 , 仍有人蠢蠢欲动 , 最终落入圈套 。说到底 , 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聪明药 , 如果想变聪明 , 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进行适当的大脑功能锻炼 , 来改善认知功能 。
本文插图
健康界
【为了一针「聪明药」,住院一天花一万!聪明了吗?】#2021中国医院网络春晚 被学医耽误了的舞台达人 , 才艺完全不输综艺选秀!一切尽在2月10日(腊月二十九)@健康界
推荐阅读
- 控制食欲的药物有哪些
- 运动的时候能不能喝水呢?
- 喝酵素的反应有哪些
- 风湿病宜吃什么呢
- 喝酒胸口疼要怎么护理
- 为了防止皮肤变黑应该少吃什么?
- 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 吃什么补肾效果好
- 办公室缓解疲劳的食物
- 夏末走班正兴起OL减肥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