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健康宝成了老人必须跨过的坎 互联网鸿沟里的老人互助

数字的鸿沟曾经把刘庆忠也隔在时代的那头 。他74岁了,玩不转智能手机的时候,在网上买的火车票,临时要改签怎么也操作不成功,他只好下车后跑去窗口排队 。周围的人们逐渐开始习惯网上购物、网上理财,他成了“慢吞吞”的那个角色,在超市结算柜台排着长队,出门半天拦不到出租车,为了写书法画国画,他要专门跑去市场拎回40卷宣纸 。
人物 健康宝成了老人必须跨过的坎 互联网鸿沟里的老人互助
文章图片

给老人开设的手机使用培训课程在北京一个社区开课 。受访者供图
他见过身边很多老人都因为不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掉了队 。他的高中同学在中学任教多年,退休后没法加入老同学们的微信群,只能隔一个星期给同学打一通电话 。他还碰到过一位60岁出头老人,每天从电瓶车里拆下20多斤的电池提上楼充电 。小区里有电瓶车充电桩,打开手机里的软件就能用,老人的儿子早已为他绑定银行卡,可他不会扫码支付 。
刘庆忠8年前才用上第一部智能手机 。以前从事科研工作的他研究过许多手机的说明书,发现对老人来说它们并不易懂 。“那是给年轻人写的,不符合老人口味” 。使用手机时遇到的问题,刘庆忠只能去问别人,然后记下关键点,揣在包里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对照 。
后来,他决定以自己的经历帮老人学用智能手机,专门编写了教材《社区居民智能手机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为老人讲课 。
截至目前,这门课程已经开展3年,走进了北京市石景山区的80余个社区 。
1
《指南》的大小是32开,方便装到包里随身带 。翻开内页,正文的字体是4号,比普通书大一号 。书分上下册,其中近100页讲如何用微信,比如如何和人聊天,如何看别人的朋友圈,怎么进行生活缴费……还有章节专门介绍如何买车票和如何使用两款流行的购物软件 。
退休后,刘庆忠在赛兰德社会工作事务所工作,他和同事李光源一起编写了这本《指南》 。刘庆忠负责提出问题,李光源负责针对每个问题给出文字说明,并插上大大小小的图片 。花了半年时间,他们把书编完了 。
虽然年轻,李光源也没少听到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生活中遭遇窘境的故事 。一位老人和他讲,自己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逛,公园大,她从南门进,最后从西门出来,天已经黑了,她找不到路,好不容易碰见位年轻人才被送到了熟悉的公交车站 。
一位老人想用微信在北京114预约挂号平台注册登陆,可挂次号就要输入手机号,填验证码,输身份证号医保卡号……反复折腾了近一个小时还没成功 。
66岁的李静馨退休后在苹果园街道海特花园第三社区做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社区里80%都是老人 。她在群里发通知,好多老人不会接龙,在后面焦急地问“为什么排不上号” 。有人在自助缴费机上几分钟可以解决的问题,李静馨却只能排长队 。她见过老人站在自助扫码的机器前,死活支付不成功,后来对着机器发脾气 。
60岁出头的赵来福是海特花园第二社区的居民 。5年前,女儿给他买回第一部智能手机 。他偶尔摆弄手机,不过很谨慎,就连微信红包也不敢点开 。
疫情期间,健康宝成了老人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儿 。李光源发现,填长串数字对老人来说是考验,他们的人脸识别失败率比年轻人高许多,频频卡在这些最基础的操作上 。
陆明启是海特花园第二社区的社工 。在这个社区,登记在册的老人一共1000多位 。他曾在小区门口站岗,不少出行的老人在现场从零开始设置健康宝,填信息、拍照、认证,有时页面跳转,再回头就找不到了,只得重新开始,平均下来每人要花10多分钟 。
张斌是石景山区鲁谷街道双锦园社区的党委书记、主任 。为了防疫,他所在的社区给住户办理进出通行证,后来统一使用健康码 。他听老人说,之前,他们喜欢拉着小车去市场转转,后来很多人都不出门,买菜、送菜由家人或社工帮忙 。
【人物|健康宝成了老人必须跨过的坎 互联网鸿沟里的老人互助】2
刘庆忠总结自己学习智能手机的路子:自己琢磨一点,和子女学一点,在书上看一点 。
子女不是最好的老师,“向他们求教的,多数人都不成功” 。他总结,一些老人虽和儿女住在一起,但子女早出门晚回家,老人不忍心为琐事打扰他们,年轻人也没时间和耐心细致指导,有时候两句话不到就烦了 。“不是没教员,是身边的教员不好用 。”
李光源常去各个社区调研,这些社区普遍反馈,老人习惯了带着问题跑到他们的办公室问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