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异乡不归人 裁缝小叶的春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幸福大街 , 叶志良的裁缝店 。
裁缝叶志良捏着针线过了三十多年 。
又是春节将至 , 顾客像往年一样 , 找他置办几件新棉袄 。 但对叶志良来说 , 这是特殊的一年 , 因为疫情 , 他第一次不回老家过年 。
他沉默地伏在缝纫机前 , 两手不慌不忙地把布铺平、往前推 。 看着机针落下一排细密的针脚 , 叶志良心里有了新的愿望 。
东城区幸福大街 , 裁缝叶志良在他的裁缝店里 , 今年他在北京过年 。
手艺
“勤劳的男人最可爱!”
叶志良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微信签名 。
这个男人个子不高 , 47岁 , 戴着一双破旧的露指手套 , 伏在一台缝纫机前 , 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 。
他吃住都在裁缝店里 , 在北京东城区幸福大街特吉特菜市场的入口处 , 拥有一间三十平方米的铺面 。
店没有招牌 , 毫不起眼 , 来往的行人透过玻璃门里一块“羽绒服订做翻新”的牌子 , 才勉强猜出这是一家裁缝店 。
叶志良干活时喜欢听周华健的歌 , 有时也“听”电视剧 , 声音从窗台上摆着的音响中传出 , 和机针扎进布料里的“哒哒”声混在一起 , “要不然太孤单 。 ”
他的家在一千公里外的江苏泰州 。 15岁的时候 , 叶志良上高一 , 成绩很差 , “宿舍其他同学都开始复习英语了 , 我还不知道上到第几节课 。 ”
同村不少人去学理发、学做衣服、学木工和瓦工 , 他也坐不住了 , 跑去和老师“谈判”:“我去学手艺 , 咱签个协议 , 我先去试一个月 , 别跟我家里人说 。 ”
“你要不让我出去 , 我就天天烦你 。 ”在叶志良的“威胁”下 , 老师同意了 。 叶志良跑去上海老西门 , 拜了老裁缝为师 , 一个月后 , 他写信到家里 , 交代了实情 。
家人没有反对 。 叶志良家庭并不富裕 , 兄弟姐妹多 , 父母只希望他能养活自己 , “我们那时候带着压力学 , 你必须要独立的 。 ”
通过老师傅的“考试”后 , 叶志良在上海开了店 , 过了几年又来到北京 。 这些年 , 他给满心喜悦的女孩做过红嫁衣 , 给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裁过合身的西装 , 给女警察做过别致的碎花旗袍 , 也熬过几个通宵硬着头皮给长安大戏院的京剧演员呈上几套繁复的戏服 , “那个水袖太难做了 。 ”现在回想起来 , 叶志良还会皱眉 。 他最擅长的还是手工缝制盘扣唐装 。
叶志良喜欢干这行 , “我喜欢我做的所有衣服 , 看见顾客拿到合适的衣服 , 很高兴 , 看到他们露着笑容 , 我就特别高兴 。 ”
东城区幸福大街 , 裁缝叶志良在他的裁缝店里 , 今年他在北京过年 。
念旧
三十年来 , 潮流迭代 , 叶志良的手艺在岁月中保留下来 , 但对它的青睐却没有在年轻人中得到传承 。
买衣服越来越方便 , 来做衣服的年轻人就越来越少 , “来了也只是改个裤脚、装个拉链什么的 。 ”有顾客以为这是叶志良的全部工作 , 他不说什么 , 只是偶尔忍不住对着缝纫机辩解两句 , “其实我是做衣服的 。 ”
那些成长于上个世纪的老人 , 更懂叶志良 , 也更相信手工的力量 。 每逢国庆节出游和过年 , 很多老人都要来店里置办一件新衣服 。 叶志良觉得 , 人们的审美和以前不一样了 , 往年总穿一身黑的老头、老太太 , 也开始挑浅绿、枣红的布料 , 赶时髦 。
“但他们还是挺念旧的 。 ”
叶志良正在工作
入冬 , 总有老人舍不得扔掉那些不再合身或过时的旧羽绒服 , 来找叶志良翻新 。 他沿着缝线拆开 , 把一坨坨旧绒抽出来 , 填进新的面料里 , “循环利用 , 老人们不是不舍得花钱 , 可能买一件新的都不用这些钱 , 但还是喜欢过去的感觉 。 ”
推荐阅读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万人 罗志祥最新综艺节目暂时停播,因不到5万人观看,他凉了吗?
- 贝尔 陈赫李诞凭一己之力,将芒果王综拉下水,调侃收视不好建议贝尔来
- 停播 罗志祥的新综艺暂时停播,不到5万人观看,综艺效果很惨淡
- 爱迪生 杨振宁所不为人知的身份,足以跟爱因斯坦、爱迪生齐名!
- Huawei 鸿蒙能不能走通操作系统的第三条路?
- 抹黑 遇到了一篇抹黑《向往的生活》的文章,不说错,只是我完全反对
- nznd 明侦的初心是什么?不好看真的是嘉宾的锅吗?
- 奔跑吧 baby现身录制《奔跑吧》,宋雨琦也在现场,不合传闻只是传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