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超市里公开售卖的“减压助眠水”,可能把你送进医院


当我们在办公室里忙碌了一天 , 走进家门 , 此刻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放松!缓释酸疼的肌肉 , 平复焦虑的心情 , 调整急促的呼吸 , 准备迎接来之不易的睡眠 。

这种超市里公开售卖的“减压助眠水”,可能把你送进医院
本文插图



高强度快节奏的日常工作 , 使得“减压”成为一种刚需 | stressmanagement.co.uk
为了获得放松感 , 很多人想出了无数办法:瑜伽、按摩椅、热水澡 , 或者通过智能音箱播放令人愉悦的白噪音 。 不过 , 这些往往都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我们需要的是某种瞬间起效 , 类似“反向咖啡” , 或者“反向红牛”的东西 。

这种超市里公开售卖的“减压助眠水”,可能把你送进医院
本文插图



形形色色的“减压功能饮料” | beveragedaily.com
你的需求 , 就是商家眼中的机会 。 近年来 , 一批创新科技公司纷纷推出了旨在让饮用者感到放松的功能饮料 。 饮料巨头百事也闻风而动 , 在去年12月推出了自己的助眠功能饮料 。 不少消费者在饮用后 , 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放松 , 睡眠和愉快的心情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但有些则表示 , 除了打嗝、胀气和腹痛 , 自己啥也没收获 。

并不神奇的“神奇配方”

那么这些神奇的“减压快乐水”里都放了些什么神秘成分?这些成分真的能够减压吗?

这种超市里公开售卖的“减压助眠水”,可能把你送进医院
本文插图



绿茶中富含的茶氨酸 , 是一种能够引发身体“放松”的物质 | Barton Publishing
如果看看这些减压快乐水包装上的成分列表 , 就会发现它们大同小异 , 最常见的两种有效成分是茶氨酸和镁 。 茶氨酸是一种从绿茶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 , 约占茶叶干重的1% 。 它确实是一种能够引发人类身体“放松”的物质 , 能够抑制咖啡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 降低血压 , 改善睡眠 , 提高注意力 , 增强人体内少量免疫细胞的功能等 。 2016年 ,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精神药理学家安德鲁·斯克里(Andrew Scholey)进行了一组对照实验 , 发现饮用茶氨酸饮料的志愿者 , 比起饮用安慰剂的对照组 , 在完成高压任务后 , 拥有较低的皮质醇水平 , 自我感觉更放松 。 皮质醇被视为人体内自然的内置警报系统 , 它的分泌水平直接与人所感受到的压力感成正比 。

接下来 , 我们再看看镁 。 这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高 , 参与多种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 通过与体内压力调节的多种激素发生相互作用 , 镁离子也可以算是舒缓压力的“常任调解员” 。 因此 , 如果体内镁元素缺乏 , 那么适量补充镁离子 , 确实有可能起到减轻压力反应、改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的作用 。

然而 , 无论是茶氨酸还是镁 , 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日常饮食来摄取 , 通过功能性饮料来摄入并不是一个最佳方案 。 比如镁离子 , 就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食用的动植物食品中 , 比如绿叶蔬菜、豆类与坚果 , 每天350毫克的最高摄入量可以通过这些食物轻松达到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药理学专家塞尔维·史黛西博士(Sylvie Stacy)表示 , 减压功能性饮料往往含有大量的糖分 , 有效“减压”成分含量却参差不齐 , 有人为了达到“瞬间减压”的预期而大量饮用 , 反而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

饮料?处方药?傻傻分不清

除了糖分 , 放松功能饮料里那些旨在让饮用者放松入眠的成分 , 如果摄入过多 , 也可能成为健康杀手 。 史黛西博士指出 , 任何一种减压功能饮料 , 都没有通过严格的药理学实验 , 从而导致添加的各种药用成分经常过量 。 这些饮料在便利店、自动售货机里就可以买到 , 从而让人忽视 , 它的成分中其实添加了一些本该接受严格管制的处方药成分 。

这种超市里公开售卖的“减压助眠水”,可能把你送进医院
本文插图
【这种超市里公开售卖的“减压助眠水”,可能把你送进医院】


饮用减压快乐水一时爽 , 但长期过量饮用 , 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不可低估 | theverge.com
针对长期饮用放松功能饮料所造成危害的研究虽然刚刚开始 , 但足以引发警惕 。 比如许多放松功能饮料中添加的常用成分褪黑素 , 它在帮助服用者入睡、保持睡眠和倒时差方面只有“微弱的效果”:在对照组实验中 , 褪黑素服用者的睡眠时间增加了大约13.7分钟 , 睡眠效率提高了大概3.1% 。 不过 , 褪黑素对焦虑导致的失眠状况基本束手无策 , 还具有相当的副作用 , 包括头疼和血糖处理能力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