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财经 元气森林,茶饮界的一股清流?( 二 )




元气森林产品     图/元气森林官网

“伪日系”or“新国货”
值得注意的是 , 元气森林走的一直是日系路线 , 无论是产品名称 , 还是产品包装 , 都散发出日系风格 , 比如代表性产品苏打气泡水的“気”就是日文汉字 , 瓶身背后“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気森林监制”的字样让大众一度以为这是一款日本饮料 , 就连广告宣传 , 元气森林走的也是浓浓的日系风格 , 选择日系感的甜美女模特 , 中文和日文同时出现在版面上 。
不过 , 最近元气森林已将名称中的“気”改为中文“气” , 取消了“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気森林”的标志 。
种种迹象表明 , 元气森林正试图显现自身国货的身份 , 进一步站稳市场 , 攫取资本 。
然而 , 氢财经于近日发现 , 元气森林在其天猫旗舰店售卖的一款茶叶礼盒“燃茶” , 外包装和产品设计与日本著名茶叶品牌LUPICIA极为相似 。
对于该产品 , 有消费者认为元气森林这款茶叶是在抄袭LUPICIA , 也有消费者对此回复“不太清楚 , 市面上类似的东西太多了” 。
还有元气森林近期推出的“0蔗糖乳茶” , 不少消费者发现瓶子上的小女孩形象与日本糖果品牌“不二家”如出一辙 , 另一款健康茶饮“健美轻茶” , 包装也非常日系 , 与日本的“爽健美茶”有相似之处 。
90后的茶饮设计师告诉笔者 , 这样的产品设计与元气森林的目标客群定位不无关系 , 元气森林主要瞄准当下的年轻消费群体 , 主打时尚、潮流、清新的品牌形象 。
不得不说 , 元气森林在产品定位和目标客群把握上炉火纯青 , 但作为一个纯粹的国产品牌 , 一味地模仿外来企业 , 对企业自身品牌形象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
对元气森林来说 , 只有站在消费者需求上 , 创造出真正代表国货的饮料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 才能彻底褪去日系的底色 , 成为真正的国货 。
饮料业投资人士杨蓬分析 , 年轻的消费者没有消费惯性 , 更喜欢新奇的真正让他们满意的东西 。 这种新时代背景下 , 未来中国软饮料市场可能持续不断出现更新的品牌 , 进一步改变整个消费市场竞争态势 。
因此 ,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健康饮品赛道中 , 元气森林未来能否再打造出消费者认可的“爆品” , 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上市之路有多远
元气森林异军突起 , 市值也是一路飙升 。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 , 元气森林最新一轮融资在2019年10月31日 , 获得了来自高榕资本、黑蚁资本等投资机构的1.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 估值37.5亿人民币 。 今年7月 , 元气森林又被曝出将完成最新一轮融资 , 这意味着 , 仅成立四年 , 元气森林估值就飙升至140亿元 。
在估值暴涨的背后 , 元气森林正紧锣密鼓地布局产业链 。
据了解 , 元气森林位于安徽滁州的一期工厂已建设完毕 , 3条生产线已正常运转 , 产能占比为总产能的1/3左右 , 此外 , 滁州基地二期也将启动 , 广东生产基地即将动土 , 位于天津的新工厂也已动工 。 随着元气森林自有产能的扩建 , 未来的产能满足率也会达到80%左右 。
对于为何选择自建工厂的重资产模式 , 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表示 , “自建工厂不仅有利于扩大产能 , 更大的意义在于创新 。 饮料企业对于产品创新能力的需求激增 , 选择代工厂还是自建工厂 , 直接关系到新产品测试与工艺优化 , 关系到后续新品的研发与市场竞争能力 。 ”
显然 , 元气森林正在为更大的市场布局做全面的规划 , 对此 , 食品饮料行业专家于润洁认为资本市场近年来较为关注企业是否有自建工厂 , 有自建工厂意味着企业能更好地做好品控 , 这样更容易被资本青睐 , 从而有利于融资上市 。
从元气森林的高估值来看 , 它已经拥有了被关注和获得融资的机会 , 凭借火爆的产品 , 精准的渠道布局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
但从元气森林的产品打法看 , 它依然带有“伪日系”的风格 , 实现创新 , 打出属于自己的产品风格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
【氢财经|元气森林,茶饮界的一股清流?】对于元气森林的高估值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元气森林拥有网红基因 , 有一定的品牌基础 , 但更多的是各路投行、资本运营的结果 。 资本对于元气森林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 我觉得元气森林更重要的是把品质做好 , 只靠伪日系的话 , 估值泡沫迟早要被戳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