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为何还能观测到137亿光年外的空间

137亿光年是距离,是光走了137亿年才到地球。如果宇宙尺度在1000亿光年,地球上至少能测到500亿年前的光!光年是以光速运行一年时间的距离定义宇宙中的距离单位,即以时间表示距离,即光传播了多少时间,就是多少距离。因为距离遥远,所以就以光年表示。宇宙137亿年的历史是缺乏基本逻辑常识的。除非你把自己置于宇宙中心。只要你不在宇宙中心,这种推理就是错误的。根据对称原理,你向宇宙的某个方向望去,看到宇宙的所谓边缘类星体,推测宇宙年龄137亿年,那么,你再向相反方向望去,就一定不会看到类似现象。看到类似现象,就一定是你在某个地方弄错了。现在人们喜欢人云亦云,不喜欢动脑子,错误导向害人不浅。
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为何还能观测到137亿光年外的空间
文章插图
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看到的一切是即时的。我们看到东西不与距离与光的速度有关。只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的强度有关。光弱近在咫尺看不到,光亮遥远的星星也看到。光不携带任何影像信息,只具感动人类视觉功能。遥远的星星的光早已到达地球,它如放大镜把星星的影像显现在人类眼前。供人类随时观看星星的即时现象。你以为你用光速运动就永生了?别傻了,你还是活不过150岁,不过等你跑一圈回来,地球可能过去上千年了。你相对于地球上的人活了他们几辈子的时间,但是,你并没有真的活上千年。因为你们的时间尺度不同了,你用几十年的时间,别人过去了几千年,你的时间多了么?并没有,别人的时间少了么?也没有。
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为何还能观测到137亿光年外的空间
文章插图
首先,科学家对于光和光速的测量和研究已经很多很深入了,GPS等很多现代科技都是建立在对光的理解之上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既喜欢现代科技,又不相信对应的物理理论,就会陷入十分矛盾的境地;其次,就像人的成长,天体的演化也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的天体常常有不同样子,就好比即使一个人把他小学、初中、高中的照片混到一起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照片上人的样子(年龄)判断是什么时候照的照片。光年的概念是运动时间,原时最短、运动时钟变慢。举例说明,假如一个人只能活一百年,100是原时、最少。如果你学会筋斗云升级版达到光速,你自觉点自己的寿命还是100岁,可是在观众眼里你光速运动寿命无穷大,寿与天齐了。一光年在观众眼里你需要光速走一年,在你眼里可能一分钟都不用。一条光线,有头有尾。当你看到一条光线的头时,它是最早发出来的。当你看到一条光线的尾时,它是最晚发出的。
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为何还能观测到137亿光年外的空间
文章插图
光线的头和光线的尾因为经历了整条光线的时间差别,两端所携带的信息是明显不同的。事实上或实际上,光线是不能看到尾端的。因为它一发出就离你而去,自然就看不到了。只有外部投射来的光,我们才能看到。因为不知道这些光线经历了多少时间才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当然不是现在的物象,而是早期的物象。现在的物象根本就看不到。这是因为光线传播需要时间过程。看到的是早期发出的光,怎么也不会看到现在的物象,只能看到过去的物象。不是光速跑到地球,只要那星球够大够亮,人眼就能看到,望远镜只是让眼睛明亮了不知多少亿倍,所以才能看到那么远的星球,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现在,昨天早已消失,是不可能看到的,宇宙本来就有,不可能品凭空出现,只要存在,也就不会诮失!假设宇宙每一寸都在膨胀,一颗足够远的星星能以光速离我们远去。我们是否就再也看不见这颗星星的光。所以整个天空都是黑色的,否则以无穷多的星星,光线又无法阻挡,天空应该是白色。对于无法超越光速的我们,宇宙的边界就是以我们为中心,空间膨胀达到光速的地方。外面…再没有信息可以传递过来,就如同外面是逆向的黑洞。
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为何还能观测到137亿光年外的空间
文章插图
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距离是用光年做距离单位,但是两个距离的时间是同时的,只不过光速也是有时间的,当你发现另外一个天体发光的时候,那已经是很久以前发出来的光。最远可视距离的137亿光年是理论值,不是观测值,目前实际观测除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最远的好像是132亿光年,有没有最新更新不太清楚。这个距离是根据哈勃红移量等方式估算的。误差会有,但要说10亿年20亿年前跟137亿年前发的光还是很容易区分的。我们不过是波型信息模拟出来的产物罢了! 而且我不相信达尔文进化论,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必然是有原因的,我更相信是构筑而来的。而且我们肯定并不孤单,也许等我们真的能够发现其它宇宙生命体的时候。人类也许早就没有了!达到光速就能看到过去?现在我们看到了别的星球发过来的光,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别的星球上发生过的事情,只能看到一个个星星发出的亮点?如果站在月球上就可以看几分钟前地球上的发生了什么事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