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是不同的
人类社会的运动是被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推动的物质运动过程。因为科学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因此以此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运动也是不断前进的。我们的知识呈倒金字塔形状。越是向历史回溯,知识越是简陋;时间越向前进,人类的知识积累越是致密、精细。今人比古人拥有更多的智慧。
约翰.杜威说:“以科学开始的事物目前的有效范围和冲击力影响扰乱了当代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家庭状态以及妇女孩子的地位,到教育行为和问题,到艺术和工艺,到全国和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经济联合关系。”([美]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第10页)。他的意思是说科学技术不但改变生产力,还改变了社会结构和思维结构。
归根到底,就像人文科学的每次进步都是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基础一样,人类的思想的任何变化也是以物质变化为前提的。在这里,物质变化是思想变化的决定力量。没有物质世界的改变,思想世界就不会有突破性的改变。思想的边界是现有物质构成所决定的。秦始皇年代是无法想象电话和电影这种技术的。即使如李斯般聪明。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本身就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第1页)人是环境的产物说明决定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外在因素要远远大于内在因素。
虽然人有大脑可以去思考,去思维,但是这种思考,这种思维也是以人的物质性为基础的。人的物质性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财富、地位、名望等等起码可以排在前列。占有财富不同,想法就不同。比如美国实施大规模的减税政策,总是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这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有什么区别,而是减税政策对他们财富的影响决定他们是赞成还是反对。
文章插图
束缚人的头脑的东西总是被新的物质内容所改变。现实条件总是对人的思想和认知产生束缚作用。当然知识在改变人的固化思维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最终的决定力量不是知识,而是经济条件。一个大学教授的思想和一个保洁员的思想是不同的。如果某种原因大学教授不能站在讲台上教授知识,而是被发配到边远地方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衣不裹腹,妻啼子号,他的思想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 人和人是不同的】在贫穷的时候,束缚人们头脑的往往是宗教和其他信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当贫穷的时候,一个人对命运无法掌握,总是被坏运气折磨的时候,他就更容易信仰宗教。宗教的神奇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暗示能够让人度过非常痛苦的时期。对人的头脑的束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作用结果。在现代社会,束缚人头脑的就已经不是虚幻的东西了。
文章插图
随着财富的积累,生活的富裕,人的头脑会从非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自然和自身的快乐中去。“新发现的财富,美洲的黄金和消费与享乐的新物品趋向于使人远离对形而上学和神学的专注,而带着新觉醒的兴趣将头脑转向自然和现世的欢乐中去。”([美]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第23页)
因此,人就是这样,人是历史的人,一个人不能离开历史阶段而存在。“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38页)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把历史人物的历史行为拿到当今时代的条件下去分析和评论。
这决定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想的一样,做的一样。“事无两样人心别。”([宋]辛弃疾《贺新郎》)真假孙悟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双胞胎一旦进入不同的社会环境,经历不同的教育阶段,经历不同的人生,拥有不同的财产,曾经非常相近的两个人也会立即思想和行为产生剧烈分化。理解了人的四个维度,那么鲜明的个性就永远不是一个谜。“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林语堂《乐天才子苏东坡》)。
推荐阅读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最新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可编程数字纤维 有内存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 哥伦比亚大学 人类是否能够再造个地球环境,进行移民,生物圈2号告诉我们还是洗洗睡吧
- 万人 罗志祥最新综艺节目暂时停播,因不到5万人观看,他凉了吗?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停播 罗志祥的新综艺暂时停播,不到5万人观看,综艺效果很惨淡
- 爱迪生 杨振宁所不为人知的身份,足以跟爱因斯坦、爱迪生齐名!
- 电子商务 京东阿里美团为无人配送拼了:3年单车成本砍八成、投放或超万辆
- Apple iOS 14.7 Beta 2曝出“SIM卡失败”Bug 测试人员应避开该版本
- 摩托车 王一博,是铁了心要靠自己;而有的人,是铁了心要靠王一博!
